考试动态 | 报考指南 | 政策解析 | 考试大纲 | 复习辅导 | 试题中心 | 经验交流 | 院校信息 | 考试论坛
            
2009年MPA入学考试政治练习题七(附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1-9-30 14:55:3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经济结构不合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存在的六大问题的首要问题。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请结合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论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是研究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社会经济体系内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把规模巨大,部门众多的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通过两大部类内部及其之间的交换和对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所需条件的概括,说明,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首先必须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要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合理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实现整体优化和升级,这是造成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之一。从而制约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