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共基础知识 >> 正文
吉林2009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全真模拟试题(一)
来源:优易学  2011-5-7 17:29: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可以申诉,但不应向监察局,而是公安局。

  2.[答案要点]

  (1)某县公安局不承担行政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法》第五条规定,对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当中,陈某用石头砸黄某的行为不是行使职权的公务行为,与其民警身份无关。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所以某县公安局不应对该个人行为负责。

  (2)黄某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陈某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相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以下新特点:

  (1)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是与以往的一切私有制根本对立的,因而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自觉地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它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自我调节不断得到解决,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不适应的一面是非基本的、次要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求得解决。社会主义改革,是指立足于中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中,生产关系在某些环节、方面同生产力发展

  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①在所有制方面还存在着两种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

  ②在生产地位和关系方面,还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甚至还有剥削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矛盾。

  ③在分配和消费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甚至是腐败现象。

  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环节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①上层建筑领域中旧社会的残余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残余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相适应。

  ②上层建筑中不完善的部分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

  ③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上层建筑会产生新的不适应。

  如果不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方面进行改革,如果不对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就必然会窒息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与生机,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就会阻碍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因为,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要兴利除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