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共基础知识 >> 正文
吉林2009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全真模拟试题(一)
来源:优易学  2011-5-7 17:29: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是丰I、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因而还不是哲学

  B.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C.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

  A.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

  B.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C.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由于过量砍伐,使得我国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

  A.事物的量变超过了限度,就会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5.人民民主专政( )。

  A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

  B.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有的民主

  C.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扩大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D.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国际大背景是( )。

  A.整个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B.冷战的格局仍未打破

  C.谋求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以经济和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冷战对抗发展为共处竞争

  7.党的基本路线指出了( )。

  A.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C.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心、政治保证、动力、必要条件

  D.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8.发展生产力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9.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平衡国际收支

  10.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最终形成的特殊生产基金

  B.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D.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