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推理判断 >> 正文
山东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强化练试题及答案之削弱题型
来源:优易学  2011-2-28 14:19: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三)存在别的因素影响推论

  如果题干是以一个事实、研究、发现或一系列数据为前提推出一个解释上述事实或数据的结论,要削弱这个结论,就可以通过指出由其他可能来解释原文事实,即存在别的因素影响推论。

  -被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在人体内的存在时间不会超过120天。因为疟原虫不可能从一个它所寄生衰亡的红血球进入一个新生的红血球,因此,如果一个疟疾患者在进入了一个绝对不会再被疟蚊叮咬的地方120天后仍然周期性高烧不退,那么,这种高烧不会是由疟原虫引起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由疟原虫引起的高烧和由感冒病毒引起的高烧有时不容易区别。

  B.携带疟原虫的疟蚊和普通的蚊子很难区别。

  C.引起周期性高烧的疟原虫有时会进入人的脾脏细胞,这种细胞在人体内的存在时间要长于红血球。

  D.除了周期性的高烧只有到疟疾治愈后才会消失外,疟疾的其它某些症状会随着药物治疗而缓解乃至消失,但在120天内仍会再次出现。

  E.疟原虫只有在疟蚊体内和人的细胞内才能生存与繁殖。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如果C项为真,则能说明:如果一个疟疾患者在进入了一个绝对不会再被疟蚊叮咬的地方120天后仍然周期性高烧不退,那么,这种高烧仍然可能是由进入人的脾脏细胞的疟原虫引起的,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结论。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

  -最近10年,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对人类造成的灾害比数十年前明显增多,这说明,地球正变得对人类愈来愈充满敌意和危险。这是人类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中因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的代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经济发展使人类有可能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B.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C. W国和H国是两个毗邻的小国,W国经济发达,H国经济落后,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所造成的灾害,在H国显然比W国严重。

  D.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远低于战争、恐怖主义等人为灾害。

  E.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人口膨胀和相对贫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甚至危险的地区。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的结论是:地球正变得对人类愈来愈充满敌意和危险,这是人类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中因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的代价;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最近10年,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对人类造成的灾害比数十年前明显增多。

  如果E项为真,则有助于说明:最近10年,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对人类造成的灾害比数十年前明显增多的原因,不在于生态环境本身的恶化,而在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甚至危险的地区。根据E项的断定,这自然也是人类为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而付出的代价,但却不是题干所断定的因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的代价。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论证。其中,选项C所提及的W国和H国是两个毗邻的小国,而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所涉及的是大生态环境,因此,对二者的经济发展和受灾状况进行比较,对于揭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几乎没有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