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热点时评 >> 正文
公务员申论时政热点:中国经济保增长六大难点突破
来源:优易学  2011-12-29 15:34: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三、筑起堤坝,严防污染回潮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是否会盲目上马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些政府官员是否会盲目追求GDP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许多省市在强调“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纷纷出台防治污染的举措,加强对新上项目的污染管控,防止污染回潮,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环保“组合拳”: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非同寻常的重大考验。新春伊始,各地纷纷出台了许多措施来应对困难和挑战。以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的重庆市为例,围绕着“畅通重庆”、“宜居重庆”、新农村建设等,力争重大项目建设3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同时,重庆还将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使全市重大项目储备达到1.5万亿元以上。
  环保界人士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环保工作面临双重压力:一是要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加大对建设项目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二是要在大量建设项目上马的情况下,加强对污染的管控。记者了解到,尽管保增长的要求迫切,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在这轮调控中,还是立足科学发展,出台得力措施,防止污染借保增长之机回潮。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告诉记者,针对新的情况,重庆市将从几方面着手,强化环保工作。一是实施环境准入制度,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项目环境准入和“限批”制度、新建项目总量指标审批制度。推进规划环评,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对减排项目未完成或重点企业违法排污等导致总量减排年度目标未完成的,实行区域限批、行业限批或流域限批。二是狠抓总量减排。到2010年底,重庆市将完成110多家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的“环保搬迁”,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为经济高地的广东省,确定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就包括一批环保设施项目和多种类清洁能源设施建设项目;江苏省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已计划投入100多亿元,进行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宁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级政府把促进工业平稳回升作为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同时又着眼于长远调结构,借机淘汰小铁合金、小电石等污染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环保实绩考核:促进科学发展的“利剑”
  一些环保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顾实际,盲目决策,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由此导致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大肆扩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是一些地方缺乏科学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在这方面,重庆市多年探索建立实施的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全市重大决策事项督查范围,每年考核一次,并逐渐完善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推行,解决了一大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使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到各级党政领导脑海中。有一次,浙江一家企业准备投资10多亿元在重庆北碚区兴建一大型水泥厂。对于一个财力并不雄厚的西部区县来说,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些干部求之不得的“政绩”。经过专家团以及环保部门的评估,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够带动GDP增长,但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大。最后,这个项目被北碚区拒绝。近几年,北碚区拒绝的污染项目投资近百亿元。 
  四、警惕违法用地卷土重来
  随着中央和地方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推出,各地政府对建设用地大开“绿灯”,用地热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海南国土资源部门表示,今年将全力服务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建设,对一些重点项目审批启动“绿色审批通道”。山东省最新出台政策,对新增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给予支持,重点项目将给予办理先行用地手续。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也决定加快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先行用地。
  谨防违法行为反弹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4万亿元投资计划多数涉及基础设施、环保投资、民生建设等项目,因此2009年全国土地划拨出让的规模和速度都会快速上升,可能会带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快速增长。正如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所带来的土地市场环境的变化,让2009年土地市场管理的要求更加急迫。”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提到,今年中央和地方新增投资力度大、范围广,土地需求上升,如果监管跟不上,违规违法用地可能反弹,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形成冲击。如果违规违法用地不能有效遏制,一批干部要倒在耕地红线上。
  在前几年的宏观调控中,让人触目惊心的土地违法案件并不罕见。2006年,浙江掀起的针对新开工项目的“清理风暴”,就查出全省198个新开工项目“存在问题”,被“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再向前追溯,占用数千亩土地,其中大部分为耕地,却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铁本公司钢铁项目,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先行用地需依法合规
  允许先行用地并不是放任不管,在保增长的同时,还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违法用地行为回潮。记者注意到,从中央到地方,在积极努力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监督管理能力,确保用地依法依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浙江此次实行先行用地时已在未雨绸缪,如在进行先行用地审批时要求县级政府和建设单位作出相关承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出具先行用地征地补偿和安置途径的说明;建设单位支付征地补偿资金的凭证;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先行用地的证明或签订的征地协议书等。
  另外,从今年起,浙江省正式启用新版本的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对于今年1月1日以后的供地计划、出让公告、成交公示等信息,在该监测系统的相应功能模块上录入并审核后,将自动发布在咨询QQ:21257408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跟踪监管。
  确保严守“四条线”
  记者获悉,面对既要主动服务扩大内需又要严格规范土地管理的挑战,今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将严厉实施土地违法问责制,监督地方政府把握政策界限,确保保障用地的重点放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区恢复重建等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监督地方政府依法严格规范管地用地,严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计划、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四条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切实做到农地农用,农地农民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防止只占不补,多占少补或者占优补劣。严格用地标准,切实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征地,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杜绝项目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反弹,防止一些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伺机搭车用地。
  按规定,从今年起将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规违法占用耕地,突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达标,违法占用耕地超过实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15%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
  “严格监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职责所在”,徐绍史指出,要避免以保发展为由弱化监管。此时更要强化监管,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全面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切实做到对违规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严格违法问责。
  五、危机中,社会稳定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增加,返乡农民工明显增多,不稳定因素也在积聚。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一实践中的难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2008年9月,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的一家纺织公司法人代表张某因企业经营不善,拖欠业务单位材料款及银行债务近2000万元,拖欠近140余名工人工资100余万元,无力偿还。
  其间,张某先后两次将公司500万注册资金抽逃至个人名下,并于9月28日出逃。之后,该厂工人及业务单位150余人到厂内讨说法,并到市、区政府上访。掌握这一信息后,武进区高度重视,区法院立即查封该公司资产,司法、信访等部门妥善做好工人的安置和教育疏导,区公安经侦部门则以涉嫌抽逃出资罪对张某上网追逃,并于10月21日将其抓获归案。
  这是一起典型企业主“弃厂避债”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类似的事件在各地不时上演。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政法维稳工作也面临着巨大难题。记者在各地调查了解到,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社会稳定的负面传导效应已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劳资、借贷等债务纠纷增多。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下岗职工增加,甚至出现企业主弃厂避债,引发职工上访等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滞留城市的农民工生活无着,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难题,返乡农民工失去务工机会,又会对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带来挑战。
  二是经济领域的困难带来新老矛盾叠加。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诸志洪指出,当前形势下,可能出现经济领域新矛盾与老矛盾、经济领域矛盾与其他领域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复杂局面。涉及农村征地、城镇拆迁、国企改制、出租车司机等方面的信访问题仍比较突出,非法集资、大学生就业、医疗保障等诱发矛盾的因素也在增多。特别是社会心态复杂,一些人心理失衡,偶发事件引发的直接利益和非直接利益冲突,容易对社会稳定构成危害。
  三是社会治安的压力增大。江苏省南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邵怀德认为,受经济大环境的负面影响,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等案件、多发性侵财类案件以及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将更加突出,同时个人极端事件可能增加,新型犯罪、智能犯罪也将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群众安全感。
  四是国家安全形势复杂。境外反华势力对我国社会稳定的挑战依然严峻,他们会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攻击抹黑我们的制度。另外,一些地方的个别事件、案件,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所利用,进行炒作扩大。
  正是如此,各级政法维稳部门纷纷出台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保障百姓切身利益,帮助企业度过“寒冬”。
  公安部近期派出多个督导小组奔赴各地,了解关于当地社会稳定的情况,督导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公安部要求督导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上,密切关注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诉求并报告党委、政府,通报有关部门,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常州市武进区先后出台了《关于预防和处置欠薪群体性事件的意见》和《关于妥善处理“弃厂避债”引发群体性纠纷的意见》,对全区范围建筑、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专项排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工资支付情况等,并将拖欠数额较大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对象。还在各镇及有关部门建立了50万元的“欠薪应急支付保障基金”,以满足对欠薪工人的应急支付。
  河南省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各级党政决策部署的一项“刚性门槛”。凡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不进行信访评估,或在信访评估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造成决策失误,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给改革发展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决策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