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保增长保民生
来源:优易学  2011-12-29 15:03:5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江西省地税局:税收帮扶政策排忧

  (一)出台了支持成长型、就业型困难企业10条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对由于价格下降等因素而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及时对接帮扶,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企业,依法审批后定期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共减免房产税2697万元,土地使用税8624万元;对遇到招工难的企业,积极帮助联系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减免地方税收7076万元,涉及企业280户;对遇到资金短缺或周转困难的企业,依法缓征税款1.37亿元。

  (二)对重大项目、重点帮扶企业实行领导挂点、管理员驻厂服务,全程跟踪服务;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改制,依法落实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5000万元,涉及13户企业;落实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折合减免企业所得税1.43亿元;鼓励招商引资,对“三资”企业暂不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落实对“三资”企业及其外方职员免缴防洪保安资金的优惠政策。

  (三)出台了《支持民生工程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50条》,落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税收优惠政策,减免营业税15万元;对小型微利企业享受税率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54万元,涉及企业174户。

  (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减免营业税1204万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50亿元,涉及企业33户;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税收优惠政策,抵免企业所得税4487.47万元;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减免企业所得税6600万元;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738.43万元,涉及企业43户。

  (五)对军转干部、高校毕业生、下岗再就业人员、灾区来赣创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一律免收税务登记证和发票工本费。其中,仅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就免收各项工本费6.47万元,涉及农民工1.29万人。

  (六)最大限度地精简办税流程与手续,精减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达到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缩减50%,涉税审批事项缩减40%,涉税行政审批时间缩减30%;对涉税资料进行精简,改进了涉税事项12个,减少纳税人报送的各类资料26项。

  (七)积极推行网上办税、自助缴税、银行代收等申报和缴款方式,纳税人纳税申报时间由过去平均15分钟减少到6分钟;积极推行“同城办税”,优化“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制度,为企业提供“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

  (八)抓紧制定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措施50条,抓好10条支持成长型、就业型困难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对经认定的工业困难企业,依法办理缓交价格调节基金、防洪保安基金、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组织若干个工作组,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企业及时跟进服务。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减、免、缓税申请,以最快的速度办结。

  江西省财政厅:减免六大类涉企规费

  (一)自2008年9月1日起,统一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减负金额6.7亿元。

  (二)在落实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基础上,又取消了省级设立的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计125项。其中,涉及企业收费项目52项,减负金额3.6亿元。

  (三)对投资建厂房的,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特色产业园及一期投资2亿元以上的制造业转移项目,除国家规定的收费外,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商投资和省外投资企业增资扩建或技术改造2亿元以上的,权限范围内减免全部规费,增资1亿元至2亿元的,减免60%。减负金额2亿元。

  (四)对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等)的,3年内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等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负金额1亿元。

  (五)对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有效益,不是高污染、高消耗、高危产业,不减员或少减员并符合有关条件的成长型、就业型的困难企业实行“三低”政策。即,依法依规对企业实行“低收费”,对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按规定实行“低门槛”,政府出资培训技术劳务人员实现人才“低成本”。

  (六)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一律免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建筑行业上级管理费、各类行政性证照费、地方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等14项规费,减负金额2亿元。

  (七)江西省家电下乡政策从2009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持续到2013年1月底,时间暂定4年。已确定补贴产品主要有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等六类产品。还将增加微波炉、电磁炉、摩托车、热水器等4个补贴品种。这样,补贴品种将达到10类。纳入补贴范围的产品最高限价分别为彩电2000元、冰箱(含冰柜)2500元、手机1000元、洗衣机2000元。补贴标准按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在补贴周期内,每户每类家电下乡产品由限购1台放宽到2台。补贴资金将由财政部门直接发放到购买人的“一卡通”账户上。3月初第一批家电下乡销售网络将初步完成。为确保农民能及时领取补贴资金,在中央补贴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已要求县级财政部门先行垫付。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方位助企业减负

  (一)从2009年社会保险缴费年度起,各地在核定工业园区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时,将原按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按所在设区市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全省每年可减轻工业园区企业社会保险负担近10亿元。目前全省已有1000余工业园区企业职工是按新标准缴费的。

  (二)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安排2亿元资金专门用于工业园区企业新招收员工的免费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重点是培训招用的返乡农民工;培训结束经考核评估合格的,给予每人200~1000元的培训补贴,经鉴定合格的给予每人200元的鉴定补贴。目前,2亿元用于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培训的资金已下拨各市、县(区),各地正按照全省培训36万人的计划抓紧组织实施。据统计,目前全省工业园区有近7万名员工正在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从2009年起实施阶段性的社会保险“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允许困难企业在2009年内缓缴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允许在2009年内适当降低企业所缴纳部分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补贴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在岗职工培训补贴,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企业用工岗位。目前上饶市已经上报了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由原来的6%降至5%;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由原来的2%降至1.8%;生育保险由原来的0.7%降至0.6%;工伤保险一类企业由原来的0.5%降至0.4%,二类企业由原来的1%降至0.8%,三类企业由原来的2%降至1.6%;计划2009年从失业保险金中提取2000万元用于困难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我们将按时间进度要求抓好督查落实。

  (四)出台了《加强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与省农村信用社就开展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2009年省政府民生工程中安排了18亿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计划,其中用于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7.2亿元。到2009年2月27日,全省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8亿元,同比增加1.69亿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2.08亿元,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亿元。

  (五)为了督促各地尽快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抓紧调度,要求全省各地在3月底以前所有政策全部要落实到位,并且准备在二季度派出若干个督查组到各地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全部落实。

  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抓好减负政策落实

  (一)下发了《关于抓好政策落实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设区市经贸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快落实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国家和省里减轻企业负担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大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要求各地把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作用、要求等及时上网、上墙、上手册,深入全省工业企业进行宣传,指导企业做好购置生产用设备、工器具等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和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调整等工作,最大限度获取政策利好。

  (三)认真做好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布落实工作,转发了省财政厅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部署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和停止征收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工本费等100项国家级和人防工程维护费等25项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据测算,每年可减轻企业和创业人员负担数亿元。

  (四)组织成长型、就业型省属及全省园区外工业困难企业减轻税费负担申报审查和备案工作。江西省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减轻成长型、就业型困难企业税费负担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为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立即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贯彻文件精神,认真做好申报审批和备案工作。目前有60户省属和园区外企业正在办理有关申报工作,预计可以减免税费1.5亿元。

  (五)继续抓好中央和省里各项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的落实,监督落实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认真做好省属和全省园区外工业困难企业的减轻税费负担申报审批和备案工作。指导工业企业购进生产用设备和工器具抵扣增值税工作,鼓励和引导省内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江西省工业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升级进程。继续抓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推行收费公示和企业负担监督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全省百家企业减负联系制度,动态监测分析企业负担状况,做好企业负担投诉举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从严查处各种涉企“三乱”案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