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不同级别职位能力具体要求表
来源:优易学  2011-10-14 9:27:5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介绍部份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两类考试的不同能力要求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同以往相比,申论考试得到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具体如下表:

从以上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两类考试的区别,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对能力的测查要求,是与考生报考的职位相对应的,从字面上看,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能力要求显然要比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高出一个层次。从大纲的文字表述中,我们也可以对命题思路进行一些分析。下面我们将一一对应为考生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从阅读理解能力上看。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对阅读理解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要求更高,而且要求考生理解材料的含义。比较而言,“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的难度明显降低。从中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试题中可能事实类材料所占比例可能更大一些,这对考生的概括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的是综合分析能力,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的是贯彻执行能力,这是与报考职位工作性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能力要求。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大多是从事宏观管理工作,制订政策时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各方的利益需求,全面、协调性强是其重要的工作特点。因此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从大纲中看,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方式都是考生在备考中需要锻炼的能力。对于政策和社会问题的评价是以往考试中出现较少的考查方式,现在不可忽略,极有可能出现在考试当中。对于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而言,需要明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要求,在做答中不能违背其根本原则。

  第三,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不仅仅要求考生解决问题,而且要求能够“提出问题”。“发现和界定”“评估和权衡”“借助自身实践经验”都表明了材料主题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考生可能之前没有见到过类似问题,没有现成的知识储备可以调用,而且问题的表现形式较为抽象,因此对于社会上新出现的热点问题要给予一定关注。而对于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来讲,作答重点则在于切实可行四个字。

  第四,同样是文字表达能力,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表述思想观点”,方式是“说明、陈述、议论”,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形成主观色彩较浓的独立性观点,而且需要自圆其说,做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仅仅要求“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对材料的依赖性就显得较为突出,偏重于对客观材料的理解。相应的语言方面要求是,“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按照申论考试的要求,“指定的语种”,只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也就是官方所通行的、提倡全社会普遍使用的语种。同时,还要注意申论作为政论性文章,所运用的特定语汇、语体和语言方式,默认的语汇应该是“官方语言”,即官方通用的、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政治术语体系,语体和语言方式要庄重平实,大方得体。这是申论作答中考生必须注意的。

相关阅读: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责任编辑:mm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