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师技术交流:北京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系列六
来源:优易学  2011-9-7 12:22:1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5.5路基工程施工
5.5.1 工程概况
本标段内路基均为地面线,与正在运营的地铁复—八线平行,线间距大都为5m,线路经过地段地势平坦。其中K0+000~K2+313.09段为一般路基,K2+313.09~K2+349.09段为特殊路基。一般路基共6处,总长1962.01m, 其中K0+010~K0+140段为检查坑结构。四惠东站以西10m及四惠东站以东至本标段设计终点的路基为填方,其余地段为挖方,其右线中心填挖高度范围为-3.93~0.97m。特殊路基1处,长36m,两侧设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路肩挡土墙。本标段路基情况详见“路基分类概况表”。
路基分类概况表


里程段

长度(m)

路基类型

备注

K0+000~K0+010

10

一般路基

浆砌片石护坡

K0+010~K0+140

130

一般路基

检查坑结构

K0+140~K0+232.612

92.612

一般路基

K0+429.092~K1+944.925

1515.833

一般路基

K2+135.525~K2+245

109.475

一般路基

K2+245~K2+349.09

104.09

一般路基

种草防护

K2+313.09~K2+349.09

36

特殊路基

双侧挡墙

本标段共设两段排水,第一段为K0+000~K0+232.612段,在右线右侧设排水沟,左线左侧共用复—八线的排水沟;第二段为约K1+865~K1+944.925段,线路两侧均设排水沟。其余段路基不设排水或采用自然排放。
5.5.2 施工进度安排
本标段路基施工主要完成路肩挡土墙、填土路基、挖土路堑、路基(路堑)坡面防护、路基排水沟等内容。其总体施工安排原则为:路基施工前,完成高架桥西端桥台、路肩挡土墙、排水涵管及市政管网改移或加固等单项工程;路基、路堑坡面防护与路基排水沟施工安排在路基施工结束后进行。
根据以上原则,路基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分别如下:
5.5.2.1挡土墙施工安排
挡土墙折合单侧延米为72m,施工时间为:2002年2月1日~2002年3月31日,其中2月1日~3月5日预制墙面板,3月5日~3月31日现场拼装。
5.5.2.2路基施工安排
路基工程总挖方量为13741.2m3,总填方量16832.7m3。由于设计挖方部分为粉质粘土①层及房渣土①1层,不能以挖作填,路基填土需外借,经调查,取土场和弃土场均选在通州境内,距施工现场约15km,能够满足路基连续填筑的要求。
根据填方、弃土均较集中的特点,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拟配置反铲挖掘机2台,轮胎式装载机2台,履带式液压推土机2台,自行式平地机1台,振动式压路机2台,静碾式压路机1台,多功能振动振荡建筑夯2台,自卸汽车20台,洒水车1台。
为避免冬、雨季施工对路基的影响,路基填、挖方工程拟安排在2月份开始进行,由本标段设计起点开始,向终点逐段推进施工,在3个月内全部完成。施工时间:2002年2月1日~2002年4月30日。
5.5.2.3路基防护及排水沟施工安排
为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本标段路基工程,路基施工基本结束后,即组织专业队伍进行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系统施工。
5.6.3 路基填筑
为确保复—八线正常运营,在路基施工段靠既有线侧设置钢管护栏防护,路基施工采取全幅填筑(或全断面开挖)、逐段推进方式。
5.5.3.1 施工方法
路基填筑按照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根据自然分段长度和天气情况,明确路基施工展开长度,一般为100m左右,遇有雨天气可适当减少展开长度。施工时,对作业场地进行合理分块,按填土区、整平区、碾压区、检验区一条龙展开,进行机械化流水作业施工。
1、测量放样
① 按设计图纸放出施工边界、征地范围线。
② 按照“测规”规定,对设计提供的导线、中线桩、高程桩进行复测,并做好和相邻标段的贯通测量。然后补加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并对桩点做好保护。
③ 按照复核后的中线桩、边界桩,对设计纵、横断面进行复核测量,并绘出实测横断面图,以便准确计算挖填方量。
2、地表清除及基底处理
① 拆迁用地范围内地面建筑物,清除地表植被及人工堆积层内非使用性材料,并运至弃土场处置,以免污染环境。
② 清表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及时请监理、设计单位采用钎探法共同验基
③ 地基容许承载力[σ]<低于120KPa,对其进行翻挖,分层回填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④ 地基土为密实度较低的松土时,如厚度小于0.3m,将原地基土夯压密实;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并分层回填、逐层压实。
⑤ 基底换填坡面挖宽度不小于1m台阶。
⑥ 本标段内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基床厚度范围内的天然地基如为人工填土层且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换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达到压实标准。四惠站及四惠东站之间路基的基床表层范围内的人工填土层翻挖晾晒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若土质不符合基床表层的填料要求,换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
⑦ 根据设计文件,本标段内未发现地下水。若施工时发现地下水时,应视其出露位置、出水量的大小,做好截排水措施,确保周边土体稳定。同时请监理、设计单位依据钎探和试验结果提出换填方案,并做好现场签证记录。
3、试验路段施工
拟选取一段一般路基作为试验段,采取全幅路基形式填筑。
① 试验目的
对试验段所使用的填料进行外观检查,并取土样进行试验分析,检查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液塑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人员分工是否合理、各部门之间是否协调、机械配备是否合理、人工机械配合是否有误、机械状况是否良好。同时对运输能力、运输路线、到场时间等做到初步统计。
通过采集准确、有效数据,进一步明确最适宜的碾压机械、最有效虚铺厚度、最经济的压实遍数、最佳控制含水量、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等,为路基后续部分施工提供依据。
② 试验数据
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根据水准仪测出的碾压前、后标高算出,每10m做一断面,每一断面测3个点。
压实度:对于填土路基,压实度由环刀法测出;对于级配砂砾层,由灌砂法得出。
地基系数:由K30荷载板试验确定。
碾压遍数:碾压三遍后,测压实度,以后每压一遍,测定一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记录碾压遍数、程序等。
③ 结果整理
试验段结束后,立即将实验结果整理出来,上报监理及甲方,待得到明确批复后,即可办理路基填筑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开始所有路基的填筑工作。
④ 分层填筑
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从低处由两边向中心分层填筑。为保证路堤全断面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0.5~0.6m,超填部分在修筑路基边坡时予以刷坡处理。
根据填土高度及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参数,由主管技术人员计算出计划分层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向现场指挥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在运送填料时,要控制卸土密度,形成均匀的梅花型土堆。一般12t自卸汽车间隔为3~4m,卸铺均匀。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材料填筑。
⑤ 摊铺平整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先用推土机将成堆的卸土大致摊铺整平,平整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避免压路机碾压压到路肩时发生滑坡现象。推土机初平后,由平地机进一步整平到规定的虚铺层厚,做到摊铺面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⑥ 碾压夯实
碾压夯实前由主管技术人员、压路机司机进行检查,确认分层厚度、平整程度,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3%范围内。当含水率低时,在表层洒水并尽可能搅拌,提高含水率后碾压;当填料含水率超过规定时,在摊铺后进行晾晒,降低含水率后碾压,填层厚度适当减薄。
碾压时参照试验段提供的压实速度、压实遍数等数据,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动压,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由两边向中央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5~1.0m,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2.0m。桥台背后、涵管填土缺口、挡土墙两侧等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地方,采用振荡振动建筑夯进行夯实,做到压实均匀,无漏压、死角。
⑦ 检验签证
在检查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筑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压实测定,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时进行补压后再做试验,直到合格为止。路基压实标准见“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标准


填筑部位

填料
压实指标

细粒土及粘砂

砂类土

碎石类土

基床表层

地基系数K30(MPa/m)

≥93

≥110

≥130

压实系数Kh

≥0.93

相对密度Dr/孔隙率n(%)

0.75/≤30

0.75/≤30

基床底层

地基系数K30(MPa/m)

≥85

≥90

≥110

压实系数Kh

≥0.91

相对密度Dr/孔隙率n(%)

0.70/≤30

0.70/≤30

路堤本体

地基系数K30(MPa/m)

≥75

≥80

≥100

压实系数Kh

≥0.89

相对密度Dr/孔隙率n(%)

0.65/≤35

0.65/≤35

⑧ 路面、边坡修整
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进行平整、测量、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进行水平标高测量,计算平整高度,并用静碾压路机碾压,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
路基边坡依据路肩边线桩,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人工整修、机械拍实,整修后边坡达到平直、圆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