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套利定价理论 ——该模型由罗斯提出的另一个有关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
一、套利定价的基本原理
(一)假设条件(重点)244
——APT模型的假设与CAPM假设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
1、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投资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2、投资者有相同的预期;
3、资本市场是完美的;
4、市场是均衡的。
不同之处:与CAPM不同的是,APT不要求:
1、APT以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为基础选择投资组合;
2、投资者可以相同的无风险利率进行无限制的借贷;
3、投资者具有单一投资期。
(二)套利机会与套利组合
(三)套利定价模型
二、套利定价模型的应用
1、分离出统计上显著影响证券收益的主要因素
2、测算灵敏度系数,预测证券收益。
第五节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及其运用 一、有效市场的基本概念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EMH)认为,证券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对所有相关信息做出了反应。股票价格的任何变化只会是由新信息引起的。由于新信息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股票价格的变化也就是随机变动的。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将不会存在证券价格被高估或被低估的情况,投资者将不可能根据已知信息获利。
二、有效市场形式
三种形式: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强势有效市场。
三、市场异常现象
(1) 日历现象
(2) 事件异常
(3) 公司异常
(4) 会计异常
四、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管理的影响
有效市场理论是指数基金产生的哲学基础。
第六节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应用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提出
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该理论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认为投资者行为常常表现出不理性,投资者实际的决策行为往往与投资者“理性”的投资行为存在较大的不同。
二、投资者心理偏差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1 过分自信
2 重视当前和熟悉的事物
3 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
4 避免“后悔”心理
5 相互影响
三、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的挑战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受到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信息不完全的限制、时间不足的限制、心理偏差的限制,将不能立即对全部公开信息做出反应。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