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连续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利息收入大幅缩水,而与此同时,债券基金却表现出良好的投资回报。业内人士表示,谨慎保守的居民不必挤银行储蓄一条独木桥,也可适量投资债基,作为在降息周期中的新选择。
由于今年以来投资环境恶化,储蓄存款成为很多居民首选的理财方式。不过,随着央行自9月份以来三次降息,虽然免征5%的利息税,但居民储蓄存款收益还是明显缩水。自今年年初至今,1万元定存1年的实际利息收入从393.3元下降至360元。而相比国际金融市场,国内仍有充裕的降息空间,未来利息收入仍可能继续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债基发行踊跃,包括近日发售的农银汇理恒久增利基金等,今年以来已有近40只债基亮相,发行数量超过了以往5年债基的总和。而截至11月7日,国内债基过去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17%,不但明显优于同期股票型基金巨亏的业绩表现,亦高于目前一年期定存的利息回报。业内人士由此建议,在降息周期中,债基应该成为适合于稳健型投资者的理财方式,而由于降息将对债券市场构成利好,债基有望继续保持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债基对储蓄的替代作用将可能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