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大幅震荡下跌,投资人的许多基金资产开始缩水。
对此,国泰基金客户服务部总监严仁明建议:波动市中,可用三招让自己摆脱“不良资产”的困扰,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变得更加健康有效。
第一招,改变投资观念,变“快速致富”为“保值增值”。投资中心态最为关键,毕竟牛市不会年年来。要为自己设立合理的投资目标,这才是保证平稳投资的基础。事实上,经过两年几乎单边牛市的上涨过程之后,震荡格局愈趋明显成为中期市场的主基调,将每年的投资预期作合理调整,可以更有助于树立健康的投资心态。
第二招,善于运用基金组合投资,灵活搭配攻守兼备。确定了目标之后,还要明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年龄、背景的投资人,其风险承受能力迥异。“我能承受多大的投资风险?”然后据此对自己手中的基金产品进行重新梳理。建议投资人适当搭配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构建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资组合,从而能够在波动市中攻守兼备。
第三招,定期检查投资组合,剔除“绩差军”。虽说基金投资贯彻的是长期投资理念,但这并不代表一旦投资组合建立之后,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建议投资人可以按季度或半年时间来定期检查一下自己的收益情况。可将一段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的基金表现与业绩基准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其是否达到预期,以此作为筛选品种的标准之一。
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基金经理牟旭东则认为,中国经济以往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了低廉的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用高昂的环保成本实现的。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通胀的苗头,而出口又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受到极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经济似乎显得有些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成为各界谈论的重点。
牟旭东预测,那些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行业和企业,将会成为中国股市未来的“明星”。他认为未来股市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一是科技类的公司,尤其是那些经过大浪淘沙依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值得密切关注,相信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市场将会重新燃起科技股的热情;二是那些利用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的产业和公司,例如机械、医药;三是那些产品价格被严重价格管制的行业和公司,例如目前的成品油价格、电力价格等,一旦价格放松,企业的盈利将会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