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知识:基金御寒能力五项标准
来源:优易学  2011-5-16 15:29: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Lesson Two 2 
  自己动手挑选“过冬”基金   
  五项标准考察基金“御寒”能力
  
  自2008年1月中旬以来,A股历史上罕见的短时大调整考验着每个投资者的神经,对于许多入市不久或等待入市的新基民来说,基金投资由热火朝天转向寒意逼人更是让人心有余悸。2008年的下跌可以说是一堂残酷的风险教育课,提醒投资者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应审慎理性投资,盲目的乐观和过度的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已经看到不少2007年表现突出的基金在2008年以来的业绩排名大幅下滑,赔钱的速度和赚钱的速度一样快。在牛市下赚钱不是很难的事,而真正风险来临时如何应对才是考验基金投资能力的试金石。在2008年复杂的投资环境下,选择抗跌性强、投资能力强的基金,才有可能抓住2008年有限的投资机会。那么,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判断偏股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呢?哪些基金既有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又有可能抓住潜在的投资机会?我们总结几条简单明了的线索供投资者参考。 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类型和风险水平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根据历史业绩、投资风格和择时能力等去判断基金是否能够顺利“过冬”。 
  Lesson One  
  评估综合投资能力,看不同阶段的业绩表现
 
  看净值排名选基金是一般投资者最容易场变化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反之, 如果期。投资者可分别关注基金在这几个阶理解的分析方法, 的确也是分析基金投资能业绩排名在几个阶段间大起大落, 那么就段中的基金净值表现和净值排名来看基力最基本的指标。净值增长率的数据十分清需要具体去分析其原因,但一般来说大起金的整体投资能力。这是一个简单但是晰直观, 但怎么看排名却是有讲究的。大落的基金都有问题。当然还有随大流一比较合理的标准。
  Lesson Two 评估选时能力,看基金的仓位调整 
  业绩背后是基金的投资能力。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不同。例如2007 年基金经理可以全部满仓操作,投资的重点在于选股,跟踪市场风格变化。而在2008 年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对资产配置的相机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基金经理对大势的判断准确性如何,又是否据此相应地调整股票仓位。也就是说,从全年的预期来看,2008 年选时能力远比选股能力重要。 除了指数基金意外,国内的基金绝大部分都是可以对股票仓位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的。例如股票型基金大多股票配置比例在60%?95% 之间,偏股混合型基金通常在40%?95% 之间,而更灵活的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可以低至20% 。既然契约给予了基金进行择时操作的空间,好的基金就应该发挥出这种投资能力。 在选时上不少基金经理和新基民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许多在牛市下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并不擅于选时,我们可以清楚地记得2007 年许多基金经理提出了永远满仓的口号,他们认为自己的投资特长是选股而非选时,同时简单化的牛市思维也使这些基金完全忽视了资产配置(选时)的重要性。这种投资思路在市场环境突然改变的2008 年就遭到当头一棒,那些坚持满仓的基金经理和满仓的基民一样面对风云突变的市场一筹莫展。 如何评估基金的选时能力呢?一季报披露了基金在一季度末的仓位水平。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在大跌过程中基金的反应如何。基金是在大跌开始前的震荡阶段就开始策略性减仓,大跌初期减仓,还是大跌后期减仓,或者一直保持高仓位,这反映出基金对市场走势不同的判断。坚持保持高仓位的基金显然没有料到股市有如此巨幅的下跌;而后期减仓的基金往往是被迫减仓,其判断大势的能力值得怀疑。 当然,基金的仓位调整没有公开的数据披露。投资者可以参考晨星以及其他机构对基金仓位变化的测算数据,可以动态跟踪基金实际仓位的变化情况。从一季报的实际数据来看,基本上与基金的实际仓位相差不大。这对于分析基金的选时能力是很有益的参考。 
  Lesson Three 评估选股能力,看基金的持仓结构 
  当然,强调2008 年选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选股就不重要。股市每次大的转折都伴随着市场主导风格的明显转向,这时候基金的选股思路能否适应市场变化也是决定基金震荡市投资能力的主要因素。选时主要是为了避险,而能否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有所收益,则主要是看基金如何顺应市场调整持仓结构。 举例来说,2007 年三季度是蓝筹股的天下。而在2007 年四季度,随着蓝筹股一路高涨价格泡沫日益明显,蓝筹股已经变成市场的高风险板块。在四季度起,蓝筹基金规模因素:大象基金困境仍旧股就成为领跌板块, 尤其是大盘权重股,金投资组合跟踪研究基金的实际投资策略,这一直延续到2008 年4月。而在行业特征这有助于判断基金是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复杂上, 特别适应牛市环境的券商、保险等板的投资环境变化, 也能显示出基金的投资研块在下跌中则成为跌幅最大的重灾区; 在究水平如何, 是否能够领先市场。2007 年业绩高涨的有色金属、石化等板块而对于一般投资者, 仔细分析基金的在今年面临快速的估值下移。应该说, 伴持仓变化路线有一定的困难。但简要地看随宏观环境、市场环境改变的投资线索变看基金的投资组合变化还是有必要的。如化不是一日内发生的, 那么基金是否能够果基金的持仓结构相比2007 年底几无变对这些变化趋势作出合理的结构调整, 就化, 并且持仓重点仍然是在牛市下表现突反映出基金的投资能力。出的行业, 或者是此轮调整中跌幅很大的对于专业的基金研究人员, 需要分析和行业, 那么说明基金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预判这些股市运行的基本特征, 而后透过基是很迟钝的。
  Lesson Four  
  投资者也许记得,在2007 年二季度的投资策略中,我们就坚决建议投资者少配或不投资于规模过大的大象型基金。基金规模因素在2007 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些百亿以上的基金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但在2008 年的市场环境下,规模过于庞大对基金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凸显出来。规模在200 亿以上的基金,在仓位和结构调整上都十分被动,尤其是在2008 年变化剧烈的市场环境下,大规模的不利影响在单个基金上凸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名师指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