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请求的状态
软件变更、软件优化和软件bug都是产生变更的原因。变更申请人(用户或产品经理)提出变更时,首先要对受控的配置项的修改提出一个变更请求,说明对软件变更的需求。这是因为变更控制过程是通过变更请求的流动来实现的,而且对软件的任何请求都必须和相应的变更请求对应。
变更请求的状态包括:
1)提交:变更请求提交给配置管理员;
2)拒绝:变更控制委员会拒绝变更请求;
3)接受:变更控制委员会接受变更请求;
4)挂起:变更请求被挂起,以后再作决定;
5)已验证:更改已执行和验证;
6)关闭:验证并归档配置项,更新的配置项提交给用户(例如:通过版本发布)。
变更请求的类型
1)增强型:变更请求要求对已批准的项目功能进行增强。
2)改进型:变更请求不会造成功能更改,但使配置项的维护更加有效率。
3)纠错型:变更请求对错误进行修正(诸如bug)。
变更请求的优先级
在评价变更请求的优先级时,要对请求变更的配置项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变更影响范围和修改的程度,确定变更的级别,为确定是否有必要记录变更提供参考依据。变更请求的优先级可分为三类:
1)高:严重地影响一些用户或许多用户。
2)中:对用户造成不方便,或是可以采取相应的变通方法处理的主要问题。
3)低:小问题。
修改完后签入(Check in)
对变更的处理,要按照变更控制规程,将变更请求及其相关附件提交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审批。配置管理组根据审批意见处理变更请求。
只有配置管理员具有Check in权限。在进行Check in之前,确认下面的事项:
1)所有对配置项所做的修改被批准;
2)所有的更改都经过审核或验证;
3)所对应的变更请求已经被保存起来;
4)所有相关的审核记录被保存;
5)Check in时须注明Check in因,如对应的变更请求。
从数据库中签出(Check out)
1)对于文档,配置管理员在更改审批人同意后,从配置库中Check out配置项,发给项目组成员修改。
2)Check out时须注明Check out原因,如将要修改的问题。
3) 配置管理员一定要在配置状态发布中跟踪被Check out出来的配置项。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