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ERP实施后的风险管理
来源:优易学(YouYiXue.com) 2011-5-8 13:11:3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Markus 和 Tanis 实事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企业实施后风险分析的出发点。如果以上问题在企业看来都是新感念,或者问题不大的话,也说明企业实事上已面对了很大的实施后风险。必须立刻采取行动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个老概念。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确定风险,处理风险,定期回顾。在确定风险方面,上面的文章已提供了很好的风险要素。而对于企业,则要进一步评估风险影响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完成这两部评估后,可转道风险处理阶段。大体而言,有三类处理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应对风险及转嫁风险。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企业可以对每个风险因素提出三类方案,或只选取其中一二。    
  就以 ERP 关键人员流失为例。由于ERP 投入的有限,而社会对 ERP 人员的广大需求,该风险因素一向是高影响,高发生。所以,可采用的风险处理包括:
  降低风险:提高 ERP 关键人员的待遇。减少员工流失。
  应对风险:建立后备人员机制,保证有人员流失时,有后备人员能继续支持工作。
  转嫁风险:将后期系统维护工作外包给第三方。
  以上,略述了企业ERP 实施后的风险及管理。该命题在国内可能尚新,不过应该及早获得重视。否则,即便花了上百万使得系统成功切换,等顾问公司一走、几个骨干一跳槽,企业就被困于企业系统中了,如同春节放了个鞭炮,只买了响。而损失的,将不止是投的几百万,而是整个企业。
  参考文献
  [1] Davenport, T. H. (1998). "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4): 121(11).
  [2] Markus, M. L. and C. Tanis (2000). "The Enterprise System Experience-From Adoption to Success." In: Framing the Domains of IT Research: Glimpsing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ast.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