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笔记讲义之消化系统疾病(第八章)
来源:优易学  2011-9-11 14:14: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病毒性肝炎

  一、概述:是指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常见传染病。

  二、各型肝炎病毒及其相应肝炎的特点

病毒
 
爆发型肝炎
癌变
转成慢性
传染途径
HAV
单链RNA
0.1%—0.4%
肠道
HBV
DNA
<1%
5%-10%
密切接触,输血,注射
HCV
单链RNA
极少
>70%
同上
HDV
缺陷型RNA
3%—4%
<5%重叠感染80%
同上
HEV
单链RNA
20%
不详
肠道
HGV
单链RNA
不详
不详
输血,注射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肝炎病毒在肝内繁殖引起肝细胞损伤。(HAV,HCV)

  2.细胞毒性免疫反应:有病毒复制的肝细胞表面表达病毒的特异性抗原,病毒入血后,致敏的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肝细胞结合,使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人体的免疫反应和感染的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不同,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病变类型不同,导致多种肝炎类型的出现。

  四、基本病理变化

  3-2-2-4

3
3大炎症的基本病变同时存在
1)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主要病理变化
2)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
3)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2
2种肝细胞变性
1)细胞水肿
2)嗜酸性变
2
2种肝细胞坏死
1)溶解坏死
2)嗜酸性坏死
4
4种坏死范围
1)点状坏死: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2)碎片状坏死: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见于慢性肝炎
3)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的相互链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4)大片坏死: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度肝炎

  五、临床病理类型:

普通型肝炎
急性
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慢性
轻: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
中: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性的桥接坏死
重:重度碎片状坏死,大范围的桥接坏死
重型肝炎
急性
大片肝细胞坏死,无明显肝细胞再生,黄/红色肝萎缩
亚急性
大片肝细胞坏死,结节状肝细胞再生

  以往将慢性肝炎分为慢性持续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现已改分为轻、中、重度慢性肝炎。

  六、毛玻璃样肝细胞:

  肝细胞胞质内含有HBsAg,免疫酶标显示HBsAg反应阳性。组织学上表现为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电镜下,HBsAg颗粒积存在细胞质的滑面内质网内。

  肝硬化

  一、概述:

  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疾病。晚期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门静脉压力升高和肝功能障碍。

 
门脉性肝硬化
坏死后性肝硬化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
我国主要原因:病毒性肝炎
欧美国家:慢性酒精中毒
多由亚急性重症肝炎转变而来
长期胆道阻塞,胆汁淤积引起
肉眼观
1)弥漫全肝的小结节,结节大小相仿,0.15~0.5cm
2)周围有灰白色纤维包绕,纤维间隔厚薄比较一致
1)结节大小悬殊,大者可达5~6cm
2)纤维间隔宽,且厚薄不均
1)细小结节或无明显结节
2)深绿色
镜下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假小叶特点:
1)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再生的肝细胞。
1)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核大且深染,或有双核。
2)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3)可见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4)可见小胆管增生。
国际分类
大结节型肝硬变
大小结节混合型或
大结节型肝硬变
不完全分割型
特点
 
肝功能障碍较门静脉肝硬化明显且出现早,门静脉高压较轻且出现晚。癌变率比门静脉肝硬化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