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报关员考试全程学习笔记(三十八)
来源:优易学  2011-10-13 11:21:4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报关书店
  (七)第七类 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第39章至第40章)
  本类只包括两章,概括地讲,第39章和第40章所包括的都是高分子量聚合物,但这两章并不包括所有的聚合物。
  第39章 塑料及其制品
  本章包括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品,有人造树脂、合成树脂、塑料、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及其他一些具有树脂特性的人造高聚物以及塑料材料及制品,其中包括初级形状的高聚物。本章不包括部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天然树脂归在第13章;酯树胶、再熔胶归在第38章。另外本章包括的制品有卫生洁具、机械用塑料制品、铺地制品、塑料糊墙纸、塑料衣服及衣着零件、装饰品等。
  本章所称“塑料”是指章注1所规定的税(品)目号3901~3914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在聚合时或在聚合后在外力(一般是热力和压力,必要时加入溶剂或增塑剂)作用下通过模制、浇铸、挤压、滚轧或其他工序制成一定的形状,成形后除去外力,其形状仍保持不变。
  塑料作为一种可进行机械加工的材料,在本章的结构编排上一般是按加工程度来排列的,其规律如下:
  本章所称“聚合反应”,是指广义上的任何形成聚合物的反应方法,包括加成聚合反应,重排聚合反应及缩合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本章的材料,如果可反复加热软化成形而制成制品,称为“热塑性塑料”,如果可通过或已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如:加热)制成不熔性产品,称为“热固性塑料”。
  塑料的用途极为广泛,但以其为原料制得的许多物品并不归入本章(详见本章注释)。
  本章的商品归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本章中共聚物的归类是重点,其归类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其形状决定是否属于税(品)目号 3901~3914的范围;
  2.其次,如果该共聚物其中有一种单体单元含量在95%及以上,则按均聚物归类;
  3.再次,将属于同一税(品)目(4位数)下的单体单元的含量相加;
  4.然后,按含量高的品目归类,如果含量相等则“从后归类”;
  5.最后,在归子目时注意,已有具体列名的共聚物的子目条文是指其单体单元相加的含量在95%及以上。
  例如“40%乙烯与60%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粉末”,由于乙酸乙烯酯单体单元的含量超过乙烯单体单元的含量,所以应归子目号3905.2900而不能按子目号3901,3000“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列名归类。再如,“45%乙烯、35%丙烯及20%异丁烯的共聚物粉末”,由于丙烯与异丁烯的聚合物同属3902,二者相加为55%,超过乙烯单体单元的含量,所以应归入税(品)目号3902.3090。
  (二)塑料在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碎料和下脚料,一般情况下可按品目条文的列名归入税(品)目号3915,但是根据章注七的规定,如果其同时符合初级形状、单一种类、热塑性这三个条件,则不能归入税(品)目号3915,而是比照正常的塑料原料归入税(品)目号3901~3914的相应品目。例如“粒子状的聚乙烯(密度0.93)下脚料”应归入子目号3901.1000。
  (三)有一些橡胶由于不符合第四十章章注四有关“合成橡胶”的定义,所以尽管取了个“橡胶”的名称,还是要按“塑料”归入第三十九章。例如“乙丙橡胶”“硅橡胶”等。
  第40章 橡胶及其制品
  本章包括天然橡胶,而且包括与天然橡胶物理性质相似的产品。例如,具有一定弹性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油膏等。
  本章所称的橡胶是指: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本章章注四对“合成橡胶”的概念及范围作了限定。第四十章的橡胶与第三十九章的塑料一样,也是按加工程度来排列的,其规律如下:
  关于橡胶与纺织品组合物的归类,本章与第十一类的货品易产生混淆,按规定,下列货品应归入本章:
  (一)用橡胶浸渍、涂层、包覆和层压的毡呢,按重量计,含纺织材料在50%及以下;或者完全嵌人橡胶的毡呢;
  (二)完全嵌入橡胶或两面均用橡胶涂层及包覆的无纺织物;用肉眼可以辩出涂层或包覆状态的除外;
  (三)用橡胶浸渍、涂层、包覆或层压的纺织物,每平方米重量超过1500克,且按重量计,所含纺织材料在50%及以下;
  (四)与纺织物、毡呢或无纺织物组合而成的海绵橡胶板、片、带,其中的纺织成分仅起增强作用的。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