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报关员考试全程学习笔记(二十八)
来源:优易学  2011-10-11 14:12:1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报关书店
  第二节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情况
  一、产生与发展

  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工作的需要,是编制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目的。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这两个分类目录品目号列在第一章至第九十七章完全一致,均是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结合我国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于1992年l月1日起实施。2002年又根据《协调制度》的新版,编制了新的2002年版的上述两个分类目录。目录的第一章至九十七章的前6位数码及其商品名称及《协调制度》完全一致,而第7、8两位数码则是根据我国关税、统计和贸易管理的需要编排的。
  二、商品号列的意义、编排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税号”与“品号”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的商品号列,称为“税号”是为征税需要,在每项税号后列出了该商品的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中的商品号,称为“商品编号”,是为统计需要,在每项商品编号后列出了该商品的计量单位,并增加了一类商品,即第二十二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内含第九十八章和九十九章。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其基本结构与《协调制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依然是按照生产部类、自然属性及功能用途的不同进行类、章及子目编排的。
  目录的结构号列,即税(品)目号列编码的含义,如下例所示:
编码:
01
04
2
0
1
0
—改良用山羊
含义:
税(品)目 
5
6
7
8
  编码由8位数字构成,其中6位数为《协调制度》原有的编码(又称H.S子目),后两位子目号列为我国增加的编码(又称本国子目)。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