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树泉点评09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千姿百态 色彩纷呈
来源:优易学  2011-6-7 22:26:00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全国I卷:能选的点很多,找准一个切入

主持人:刚才您主要是评析了我们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刚才给您的卷子,这是全国的一卷的作文,也是一个寓言故事。

于树泉:这个是兔子学游泳。

主持人:但是它学不会。

于树泉:学不会,培训教练就说了,成功的90%来自汗水,让他加油,但是无论怎么加油,他还是学不会游泳,所以下面有评论家的话,青蛙的话“兔子擅长是奔跑,为什么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角度。培训班教练逼着他去学游泳,这也是一个角度。我认为这是一个角度,但是这个角度是错误的,是讽刺的,就是说他违背规律,我觉得这是一个角度。青蛙大发感慨,他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角度,就是因材施教,人有特长,就像我们说刘翔,原来他也不是百米跨栏,他后来转到百米跨栏,他是转过来的,原来那个就不是他的特长,最后转过来发挥特长他就创造了奇迹。

你比如说让奥运会拿8块游泳金牌的菲尔普斯让他去举重他肯定不行,就是发挥他的特长,他的腿长还是胳膊长有游泳天赋,就像我们说姚明,姚明让他去做健美操肯定不行,但是打篮球就可以,所以兔子本身他的基因,地球造它的时候,它就是适合跑,所以你要发挥它跑的特长。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树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兔子学不了游泳,学奔跑可以,它有奔跑的特点,你还可以挖掘它能够发挥的特长,比如说打洞。松树也善于爬树,你就训练它爬树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

主持人:其实在教育方面这是一个究竟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的问题。

于树泉:这个实际上就和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它说的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影射的都是现实,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人才的培养,是这个问题,怎么认识人的特长,扬长避短,你刚才说一个是取长补短,一个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我觉得自己有短处,别人有长处,把别人的长处学来,来取长补短。比如说我的作文,两个同学,一个是数学好,一个作文好,相处一补充,两个人就都好了,这样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这说的又是一个问题,扬长避短说的是高考作文善于写议论文,在高考上我就写议论文,我就不写小说,有人擅长写散文,写不了议论文,包括北京这个题,我就很容易把它写成一篇出色的散文,这叫扬长避短。

主持人:具体到咱们的寓言故事所写的作文,您觉得我们最好的立意应该在哪里?因为您刚才也说了,可能有好几个点可以切入。

于树泉:我认为这几个点都可以,这个材料没有靶心,你就说最佳立意就是靶心,比如说哪个立意是直接瞄准十环了,而这个立意,教练的话,青蛙的话,仙鹤的话都不是靶心,都是自成道理,都有道理,所以你选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写都可以,但是你不能一会儿站在游泳教练的角度,一会儿又站在青蛙的角度,我觉得一篇好的考场文章,800字左右,它应该角度小一点,这是我一贯讲的,角度要小一点,而且内容要集中一点,你不能这个角度说几句,那个角度说几句,最后你这篇文章就散乱不堪了,杂乱无章了。

主持人:您觉得类似于寓言式的命题对于考生的发挥包括对考生犯错误都有什么样的一些影响?

于树泉:我来跟学生,我和人大附中的学生都是这样讲,所谓寓言,你说老马识途,南辕北辙,龟兔赛跑,你寓言故事包括成语,所有它说的都是现实,也就是说你看到寓言故事以后寓言故事是远距离辐射现实,马上想到现实和它什么能产生一种对应,然后就来写现实生活,这样把内容写得集中一些,我刚才说挖掘深刻一些,这样就可以了,内容新鲜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