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易犯的几个错误
主持人:那您觉得对于这个题目来说,我们考生容易犯哪些错误?
于树泉:实际上这篇文章,我们平时学校像类似的训练都有,实际上就这个题我可以把全国的题都可以带上,因为咱们全国的题爱出比喻、象征类的,给一个寓言故事。
主持人:今年全国的题就是一个寓言故事。
于树泉:去年是一个小乌龟爬上岸上,一只老鹰飞过来,一个猎人把老鹰赶走。07年一只老鹰捕获了羊羔,都是带有寓意的,比喻象征色彩的材料,寓言性材料,实际上咱们全国还有很多题也属于这个类型,写好这个作文我认为最要紧的是你所写的事物实际上他给你的这个翅膀只是一个喻体,重要的是你找出恰当的本体和它构成这种类比关系或者是比喻关系,把它翅膀的特征,它的内涵充分的通过你写的事实把它这个特征和内涵揭示出来。它对人是一种向上的引导,是一种飞翔的力量,把这个写出来,我觉得这是核心。但是很多学生我估计这一点处理得不一定很好,就拿人大附中平时我们练过很多很多作文,实际上都可以临场一转换。
主持人:套到这个题目下。
于树泉:不是套,而是应变能力,因为一个司马迁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上来认识他,我们从坚持,从忍辱负重,从要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星火永传这种抱负和责任感,我们从很多角度都可以用,你临场看了这个材料以后你有没有应变能力,这是一个能力。就是说把学生平时的积淀,他的材料库,他的知识,他的积累,在临场看到这个题的时候瞬间做一个调整,做一个转换,转化。然后和这个材料融合,这绝对是一个能力,而不是生搬硬套的问题,生搬硬套,平时背两篇作文,比如说一看这个题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两个题就搬过去了,这样的作文是失败的。对于会转换的同学,我们对他这种能力是持肯定态度的,这是一种能力。你刚才出的那个问题很多同学会出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他不能充分挖掘隐形翅膀的内涵,写不出翅膀的特征,他所写的事物没有翅膀的特征,没有翅膀的内涵,翅膀是什么?助人飞翔,引人向上,他写不出这个,而是简单的,生硬的,机械的给他所写的事贴一个翅膀的标签,就是贴标签式,实际上它没有翅膀的特征和内涵,我觉得这个题要是这样写,我觉得就不十分合体。
主持人:也有可能在“隐形”这个问题上出错误,像您刚才说的,它必须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于树泉:抽象的或者是不易察觉的,对于自己的飞翔,有的时候他不易察觉,但是它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是这个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