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专家导航"学概念
来源:优易学  2011-12-31 18:39:31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一、避免经验概念、具体科学概念的“干扰”

  概念用词来表达,一个词可以是日常使用的“经验概念”,可以是具体科学使用的“科学概念”,也可能是哲学上使用的“哲学概念”。因而,这就会对正确理解哲学概念造成某种困难。我们要善于利用经验概念、科学概念的“有益成分”,但又要避免它的“干扰”。

  例1:物质。

  经验概念:强调看得见(视觉)、摸得着(触觉),认为物质是一种有形的东西。

  物理学概念:对自然界实物形态和场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具体科学的抽象。

  哲学概念: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进行思考,对万事万物的根本特性进行最高的抽象概括。它舍弃了经验概念和物理学概念中的“看得见”、“摸得着”、“宏观物体”、“微观粒子”、“质量”、“重量”等具体形态和属性,只说一点:客观实在性。

  例2:矛盾。

  经验概念: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冲突的具体情形,称之为“矛盾”。例如,“最近,某某与某某有了矛盾。”

  形式逻辑概念:指两个概念相互否定等。例如,“白”和“非白”之间的不相容关系。

  哲学概念: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既包括“对立”又包括“统一”。而经验概念和形式逻辑概念则仅指“对立”。

  二、防止相似、相近概念间的混淆

  有些概念在词语上很相似,或者在意义上比较接近。只要我们遵循一个原则,即“越是相似的东西,越要找出它的不同点”,细心进行比较,就会把它们区分开来。

  例1: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第一课)。

  教材对这两个概念并未给出严格的定义。大家只要细心阅读教材(把前后两个框题的文字联系起来),就不难发现二者的从属关系,进而准确地理解它们。

  意识的能动性有两个表现。其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其二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显然,“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只是“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前者从属于后者。

  与此相关,学习到第五课时还会发现“主观能动性”概念。主观能动性有三个表现,其中之一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它们的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要善于把课本前后贯通起来,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概念。

  例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课)。

  如果单独用概念的定义来“考问”,用“死记”的方法就能“对付”。但是,一去分析实际问题,就往往容易答错。原因在于:一是没有真正理解概念;二是学习概念时没有把例子真正搞懂。以下是理论上的简单对比:

  三、注意概念既有确定性又有灵活性

  例1:存在与思维、物质和意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给人一个印象:存在就是物质,思维就是意识。在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含义时,可以这样理解。但超出这个界限,就不要简单地这样说了。

  例2:事物、客观事物。

  “事物”,有时候专指“客观事物”;有时候还把“意识”“思维”现象也包括进去,例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例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

  教材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但我们也不要简单地把整体等同于系统,把部分等同于要素。

  举出这些例子,只是对大家一个提醒,没有必要去深究。因为中学学习的理论是初步的、基础的。哲学概念的确定性与灵活性,大家还很难有深入的体会。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