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现状
目前,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难度基本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持平。2007年开始,申论的变化也很大,最明显的变化是所给材料的字数和篇幅扩大很多。
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是顺应公务员制度建设和公务员法的必然产物。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工具和手段,大量借鉴了国外GRE、MBA、MPA和国外政府用人选拔考试的模式和内容,一改以往注重死记硬背和强调英语成绩的风气,而是改为人才测评的思路,走素质考查的道路,考试内容、方式向考查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过度,公务员考试不再是考试型人才的天堂,而是青睐于各项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
2.公务员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目前公务员录用全部实行凡进必考、公开按程序考试录取的制度,事业单位目前也已经实行了凡进必考,但组织的规模和规范性以及考试难度均不及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招考与事业单位招考的对比分析
对比项目 |
公务员招考 |
事业单位招考 |
发起机构 |
国家:中组部和人事部,地方:省、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厅,各用人单位上报岗位需求 |
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 |
笔试组织实施机构 |
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各省、市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机构), |
多数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
举办的统一性 |
国家每年一次,各省、市一般每年统一招考1次,有的2次,个别单位如警察招考可能单独举办 |
目前尚无全国和全省、市统一招考,最多县级各个单位统一招考,一般是各个单位单独发公告招考 |
报名方式 |
网络报名 |
一般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人数少则现场报名 |
笔试考试科目 |
北京市和国家均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共基础和专业课,警察加心理测验和体能测试。 |
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 |
分数计算 |
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少数37开。一般设置总分最低线,个别设单科最低线。 |
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一般无最低分数线 |
编制 |
录用后,具有公务员编制 |
事业单位编制,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后,方可转为公务员编制 |
面试考试
组织方 |
国家:人事部会通用人单位,北京考: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命题并组织实施(非考试中心) |
各单位在人事机构指导下自己组织 |
招考公告
发布网站 |
国家人事部网站:www.mop.gov.cn
北京市人事考试网www.bjpta.gov.cn/ |
各级人事、人才网站 |
试题难度 |
较难(试题难不意味着难以考取,难度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分度) |
较容易(试题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因针对具体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试题简单即可区分优劣) |
上报职位需求 |
各用人单位将职位需求数量和描述报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国家)、人事考试中心(省) |
本单位人事部门自己决定,报上级主观部门批准 |
发布考试大纲 |
国家和北京市有大纲公布,个别省、市无单独大纲使用国家大纲 |
一般无考试大纲 |
报名审核 |
各用人单位分别派人审核自己单位的报考者 |
一般审核环节和报名环节同时进行 |
3、历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各考试科目深度分析
(1)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分析
|
数量关系 |
判断推理 |
言语理解 |
常识判断 |
资料分析 |
合 计 | ||||||
题量 |
时限 |
题量 |
时限 |
题量 |
时限 |
题量 |
时限 |
题量 |
时限 |
题量 |
时限 | |
2006应届 |
2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135 |
120 |
2006在职 |
2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135 |
120 |
2007应届 |
2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135 |
120 |
2007在职 |
2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135 |
120 |
2008应届 |
2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135 |
120 |
(2)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分类统计
|
数量关系 |
常识判断/基础知识 |
言语理解 |
判断推理 |
资料分析 |
2005 |
数字推理10 数学运算15 |
哲学4政经1毛概0邓论0三个代表十六大0经济0 行政管理5法律5公文6历史1科技2常识7 |
阅读理解30 |
图形推理10 定义判断8 演绎推理12 |
统计图形分析10 统计报告分析5 统计表格分析5 |
2006 应届 |
数字推理10 数学运算15 |
哲学4政经6毛概1邓论1三个代表十六大2经济4 行政管理3法律5公文0历史2科技5 常识3国情2 |
阅读理解30 |
图形推理5 定义判断10 演绎推理10 事件排序5 |
统计图形分析8 统计报告分析7 统计表格分析5 |
2006 在职 |
数字推理10 数学运算15 |
哲学1政经1毛概0邓论1三个代表十六大0经济3 行政管理7法律7公文时政13历史1科技2 常识1 |
语言表达15 阅读理解15 |
图形推理5 定义判断10 演绎推理10 类比推理5 |
统计图形分析5 统计报告分析5 统计表格分析10 |
2007
应届 |
数字推理10 数学运算15 |
哲学1政经2毛概0邓论1三个代表十六大0经济2 行政管理6法律11公文时政8历史0科技4 常识2时事2 |
阅读理解30 |
图形推理5 定义判断10 演绎推理10 事件排序5 |
统计图形分析5 统计报告分析5 统计表格分析10 |
2007在职 |
数字推理10 数学运算15 |
行政管理4法律8哲学2 常识4经济1历史1政治4时事6
(含单选20/多选10) |
阅读理解30 |
图形推理5
演绎推理10
事件排序5
定义判断10 |
统计图形分析5 统计报告分析5 统计表格分析10 |
(3)北京市历年申论考试分析
时间 |
题材 |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三题 |
第四题 |
2005年(社招) |
农民工问题 |
申论型公文——报告(1500字) |
论说文1500字) |
|
|
2005年(应届) |
奥运经济问题 |
申论型公文——情况综述(不超过800字) |
论说文(800—1000字) |
|
|
2006年(社招) |
传统文化问题 |
抽像概括(不超过250字) |
分析题(不超过150字) |
抽像概括(不超过150字) |
论说文(800—1000字) |
2006年(应届) |
网络成瘾问题 |
概述(不超过400字) |
提出对策(不少于600字) |
论说文(不少于800字) |
|
2007年(社招) |
物权法问题 |
概述(250字以内) |
提出对策(200字以内) |
分析题(300字以内) |
论说文(800—1200字) |
2007年(应届) |
听证会制度问题 |
概述(200字以内) |
提出对策(200字以内) |
分析题(不超过300字) |
论说文(1000—1200字) |
2008年(应届) |
行业自律问题 |
概述(200字以内) |
提出对策(不超过300字) |
分析题(不超过400字) |
论说文(1000—1200字 |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