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经济保增长六大难点突破
来源:优易学  2011-3-10 18:39: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三、筑起堤坝,严防污染回潮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是否会盲目上马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些政府官员是否会盲目追求GDP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许多省市在强调“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纷纷出台防治污染的举措,加强对新上项目的污染管控,防止污染回潮,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环保“组合拳”: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非同寻常的重大考验。新春伊始,各地纷纷出台了许多措施来应对困难和挑战。以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的重庆市为例,围绕着“畅通重庆”、“宜居重庆”、新农村建设等,力争重大项目建设3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同时,重庆还将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使全市重大项目储备达到1.5万亿元以上。

  环保界人士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环保工作面临双重压力:一是要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加大对建设项目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二是要在大量建设项目上马的情况下,加强对污染的管控。记者了解到,尽管保增长的要求迫切,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在这轮调控中,还是立足科学发展,出台得力措施,防止污染借保增长之机回潮。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告诉记者,针对新的情况,重庆市将从几方面着手,强化环保工作。一是实施环境准入制度,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项目环境准入和“限批”制度、新建项目总量指标审批制度。推进规划环评,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对减排项目未完成或重点企业违法排污等导致总量减排年度目标未完成的,实行区域限批、行业限批或流域限批。二是狠抓总量减排。到2010年底,重庆市将完成110多家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的“环保搬迁”,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为经济高地的广东省,确定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就包括一批环保设施项目和多种类清洁能源设施建设项目;江苏省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已计划投入100多亿元,进行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宁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级政府把促进工业平稳回升作为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同时又着眼于长远调结构,借机淘汰小铁合金、小电石等污染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环保实绩考核:促进科学发展的“利剑”

  一些环保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顾实际,盲目决策,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由此导致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大肆扩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是一些地方缺乏科学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在这方面,重庆市多年探索建立实施的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全市重大决策事项督查范围,每年考核一次,并逐渐完善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推行,解决了一大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使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到各级党政领导脑海中。有一次,浙江一家企业准备投资10多亿元在重庆北碚区兴建一大型水泥厂。对于一个财力并不雄厚的西部区县来说,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些干部求之不得的“政绩”。经过专家团以及环保部门的评估,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够带动GDP增长,但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大。最后,这个项目被北碚区拒绝。近几年,北碚区拒绝的污染项目投资近百亿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