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部分地区人员损失较重。市人事局近日出台了《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人事人才保障的意见》,就如何重建灾区人力资源,引进更多人才支援灾区建设作出安排。《意见》从灾后重建聚集人才、促进受灾群众就业、激励人才支持重建等方面制定了17项倾斜和优惠政策,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条件,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将各类人才吸引到灾区去,帮助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促进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
硕士以上到重灾区重点企业
每月至少补贴500元
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和与灾后重建相关的重点企业发展紧缺和急需人才,经批准可按我市有关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享受财政奖励和安家补贴,办理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流动手续。引进到我市重灾区重点企业工作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3年内每月给予500—1000元生活补贴,免收各项人事代理费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到我市重灾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在恢复重建期间经批准可不受编制限制。今年,我市重灾区教育和卫生事业单位可直接考核聘用工作人员。
另外,要组织专家赴灾区提供卫生防疫、心理咨询、农技植保、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企业恢复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和人才服务。根据灾后重建工作需要,我市将开展重灾区公务员灾后恢复重建统筹能力培训,每年不少于600人次。
100名专业人员服务灾区1年
每月补贴1000元
今年,我市将实施市域人才统筹计划,从事业单位选派100名教育、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服务1年,服务期内每月给予生活补贴1000元。从各级机关选派100名公务员到灾区基层锻炼。从已在农村服务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中选派50名到重灾区村(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交流服务。另外,《意见》还提出,要根据灾区恢复重建需要,适当增加重灾区大学生志愿者名额,适当提高重灾区大学生志愿者生活补贴标准。
为了帮助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我市人事部门还将为灾区受灾企业免费组织开展系列专场招聘会及网上招聘会,对重灾区受灾企业人才引进,免收人才招聘各项费用。
力争实现
重灾区大学毕业生100%就业
根据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今年内,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9期,培训1000人次。积极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和重灾区开展受灾群众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组织开展企业就业岗位募集活动,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收集和提供用人信息,举办“促进就业、共渡难关”系列专场招聘会,免收各项服务费用,为受灾群众实现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意见》,受灾地区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优先招募为“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志愿者,优先选拔到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3年内免费推荐就业,免收人事代理费,免收各类人事考试和培训费用,力争实现重灾区大学毕业生100%就业。
专业技术人员贡献突出
可破格晋升技术职务
下一步,我市将实施灾区恢复重建人才激励工程,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优秀专家选拔工作的激励作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各类专家,可优先列入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市政府特殊津贴及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中优先考虑。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灾后重建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依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恢复生产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农村实用人才,在技术职称评审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表彰时优先考虑。
贡献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
可直接聘到事业单位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表现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表现突出的即将转业的军队干部,将从安置地点、工作安排、职务待遇、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意见》还提出,要加强在农村(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考核,对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表现较差的要加强批评教育或解除服务合同。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市级及以上表彰的,服务期满后可经考核直接聘用到事业单位。
另外,我市人事部门将加强各类编制统筹,在编制配备上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的乡(镇)予以倾斜。本报记者 李影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08年四川公务员招考信息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