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专业考试题 >> 正文
模拟试题(七)
来源:优易学  2005-8-11 1:09:3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A.交子 B.中统交钞 
C.中统保钞 D.至元宝钞 

83.有居民20万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A.唐都长安 B.宋都东京 
C.宋都临安 D.元大都 

84.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6.粒子可分为哪三大类? 
A.中子 B.电子 
C.强子 D.轻子 

87.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A.必须发展生产力 
B.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C.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88.行政管理的客体包括: 
A.企业管理 B.国家政务 
C。政府自身内部事务 D.社会公共事务 

89.对公务员进行奖励的种类有: 
A.记一等功 B.记二等功 
C.记三等功 D.记特等功 

90.中国GCD的三大作风的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91.下面哪些是公务员培训机构: 
A.国家行政学院 B.北京行政学院 
C.人事部 D.中组部 

92.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是:  
A.基础性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科学实践 

93.知识产权一词源于: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9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6年 

95.下列属于行政运行机制的是: 
A.决策机制 B.执行机制 
C.反馈机制 D.动力机制 
96.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行政体制可以分为: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联邦制 D.单一制 

97.下列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有: 
A.德国 B.英国 
C.澳大利 D.日本 

98.财务行政的原则有: 
A.统筹兼顾的原则 B.量人为出的原则 
C.厉行节约的原则 D.讲求效益的原则  

99.燃烧是一个由外因引发的复杂化学过程。能够引起燃烧的外因包括: 
A.热 B.光 
C.火花 D.混合 
E.压力 

100.细胞是所有活机体的显微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细胞质中的主要细胞器包括: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蛋白质 

101.坚持“二为”方向是:  
A.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指为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服务的方向 
C.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 
D.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所在 

102.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应当: 
A.辞职 B.降职 
C.辞退 D.开除 

103.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 )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04.受行政处分的是: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105.根据我国法律,( )有权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 
A.。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06.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有: 
A.制定行政法规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C.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107.太阳系中共有:  
A.七个行星 B.八个行星 
C。九个行星 D.六个行星  

108.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 
A.职能优先 B.完整统一 
C.权责一致 D.精简效能 

109.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10.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 
继承是: 
A.无遗嘱继承 B.代位继承 
C.遗嘱继承 D.转继承 

11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包括: 
A.立法权 B.人事任免权 
C.监督法律实施 D.司法权 

112.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 
B.防止官僚主义,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C.有助于节省财政开支 
D.有利于党对政府的领导 

113.关于知识产权制度,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 
B.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C.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  
D.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114.技术创新具有哪些特点? 
A.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 B.创新的不确定性 
C.创新的确定性 D.创新的系统性 

115.新技术与新发现的先导是: 
A.基础性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科学实践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本部分题目是提供几组资料,或者是图表或者是文字资料。针对每一个图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 
选择你认为最适当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 根据下文回答116-120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 
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中国在 
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 
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 
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50.9%;其 
中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 
63.9%。 

116.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趋势为: 
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 
D.工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较大 

117.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82年我国的人口比1964年增加了约: 
A.27.6% B.33.4% 
C.44.6% D.50.1% 

118.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  
A.6亿5千万 B.7亿1千万 
C.7亿4千万 D.7亿8千万 

119.青海省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多少? 
A.60% B.64% 
C.70% D.无法计算 

120.从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多少? 
A.2.1% B.2.4% 
C,2.5% D.2.6%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21-12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 
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 
小学,C代表私立学校。&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