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8年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大题精讲解析
来源:优易学  2011-11-18 12:09: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收入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将我们前面讲的资产的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负债里的增值税,还有所得税等等问题,与收入内容结合在一起。收入这个问题最终还很有可能与利润表的内容结合。那么,这是一种非常常规性的计算题或者综合题形式,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给予特别注意一下!比如2004年出现过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考题形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题目。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商品销售成本按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结转。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所提供的劳务均属于工业性劳务。商品、原材料及劳务销售均为正常的商业交易,采用公允的交易价格结算。除特别指明外,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要求:

  (1)编制2003年12月甲公司上述(1)~(11)和(13)项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3年12月份的利润表。(“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甲公司2003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如下:

  (1)12月1日,与A公司签订合同,向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以托收承付方式结算。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实际成本为800万元。12月5日,商品已发出并向银行办理了托收承付手续。

  借:应收账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库存商品    800

  (2)12月1日,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实际成本为340万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合同规定,甲公司应在2004年6月1日将该批商品回购,回购价为418万元(不含增值税额)。

  【解析】这是有条件的销售行为,由于销售商品还签订了回购合同,这是属于售后回购的销售,由于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销售商品,而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我们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种情况下,并不确认收入。而是直接转出库存商品的成本。

  如果题目要求作回购的处理,那么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41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1.06

  贷:银行存款  489.06

  但是商品的入账价值实际上不是418万元,而是原来库存商品的成本340万元,多的78万元冲减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借: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78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78

  (3)12月3日,与C公司签订合同,采用分期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一批。该合同规定,所售商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含增值税额的商品价款分两次等额收取,收到第二笔款项时交货;第一笔款项于12月10日收取,剩下的款项于2004年1月10日收取。甲公司已于2003年12月10日收到第一笔款项,并存入银行。

  【解析】在这里,企业是分期收款销售,应该是合同约定期到了,或者是收到款项的情况下确认收入,这个题目里是收到第二笔款项的时候交货,有些考生就误以为,现在已经收到一笔款项了,是不是就要确认收入了?但是这个题目里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它是预收款项,分期预收的,那么,在第一笔款项收到的时候,实际上它还没发货,确认收入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把商品发给购货方,所以,在预收的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351(价款和税金的50%)

  贷:预收账款    351

  如果要求作2004年收到剩下的款项的分录,那么,

  借:银行存款    351

  贷:预收账款    351

  借:预收账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4)12月10日,收到A公司来函。来函提出12月5日所购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在销售价格上给予8%的折让。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12月12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含增值税的价款1076.4万元(A公司已扣除总价款的8%),并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甲公司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解析】第一笔业务12月5日时已经确认了收入,确认了应收账款,那么,现在由于对方已经提出了折让的条件,并且把款项支付过来了,但其支付的款项不是全款,而是已经扣除掉8%的折让,这时,

  借:银行存款    1076.4

  贷:应收账款   1076.4

  借:主营业务收入   80(1000×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80×17%)

  贷:应收账款    93.6

  (5)12月12日,与E公司签订合同,向E公司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一条生产线,销售价格为8000万元,实际成本为7200万元。该合同规定:该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由甲公司负责,如安装调试未达到合同要求,E公司可以退货。至12月31日,货已发出但安装调试工作尚未完成。

  【解析】所售商品如果需要安装调试,并且安装调试又是销售商品合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安装调试完成,是不能确认收入的。

  借:发出商品    7200

  贷:库存商品    7200

  (6)12月15日,与F公司签订了一项设备维修合同,合同总价款为117万元(含增值税额)。该合同规定,合同签订日收取预付款23.4万元,维修劳务完成并经F公司验收合格后收取剩余款项。当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的预付款23.4万元。12月31日,该维修劳务完成并经F公司验收合格,但因F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剩余的价款很可能无法收回。甲公司为完成该维修劳务发生劳务成本70万元(假定为维修人员工资)。

  【解析】这是个劳务收入确认的问题,要考虑该项劳务是不是跨年度的,如果不跨年度,就应该完成时确认收入,但是如果完成时预计无法收回,只能把它的劳务的成本作为当期费用来进行处理,而不能确认这项劳务的收入,那么,处理时就是:

  借:银行存款    23.4

  贷:预收账款   23.4

  借:劳务成本   70

  贷:应付工资    70

  收到的款项要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贷:劳务成本   70

  什么情况下,劳务成本要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什么情况下劳务成本要计入当期损益呢?如果本期根本就没有确认收入,那70万元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能计入劳务成本了,由于现在还有20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这2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相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却是70万元,那么我们应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没有这20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那么,这70万元都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个题目讲的是当期就完成了,如果当期没有完成,要区分情况,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预计完工的时候所取得的收入是多少,按完工百分比法来确认收入,如果不能预计,那么所付出的代价能获得补偿的情况下,应该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要以收入为代价确认它的成本,但是,如果根本就不能得到补偿,那么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