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问题也是在计算题和综合题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大家在学习时也要给予特别注意!
固定资产的问题与借款费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所得税、政策变更、估计变更等问题的结合,都有可能出题。
例1:美林公司和永明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美林公司2002年6月22日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价值9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3年12月10日美林公司向永明公司捐赠该设备,美林公司没有提供与该机器设备价值有关的凭据,但该型号机器存在活跃的市场,同型号机器的市场价格约为850000元(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经鉴定七成新,另支付运杂费5000元。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相同。假定捐赠时该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公允价值为595000元;根据永明公司现金流量情况,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以在不超过4年的期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美林公司2003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为8000000元;永明公司2003年和2004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为200000元和150000万元。假设上述经济业务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5年,永明公司改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重新估计净残值为零。
要求:(1)编制美林公司对外捐赠的会计分录;(2)编制永明公司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
(一)美林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2年6月22日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90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0
(2)计算折旧额
① 2002年计提折旧额:
900000×(1-5%)×
×
=142500(2002年7月至2002年12月)
② 2003年计提折旧额:
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900000×(1-5%)×
×
=142500
2003年7月至2003年12月:900000×(1-5%)×
×
=114000
2003年折旧额=142500+114000=256500
③ 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累计提折旧额=142500+256500=399000
如果题目要求按年计算折旧并且进行账务处理,就应该按上述步骤来反映。但是如果题目没有要求,那么,计算已计提的折旧额就可以简便地计算,不必分别计算2002年的折旧额和2003年的折旧额。该题中固定资产已使用一年半,已计提的折旧额=900000×(1-5%)×
+900000×(1-5%)×
×
=399000
(3)2003年10月10日将该设备捐赠给永明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1000
累计折旧 399000
贷:固定资产 900000
借:营业外支出 50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1000
按税法规定,该设备的公允价值是595000元,因捐赠而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要计算。对外捐赠固定资产,税法上视同销售,如果销售该项固定资产,其计税价格是595000元,账面价值501000元,视同利润595000-501000,是要交税的,另外,固定资产对外捐赠,计入营业外支出501000,非公益性捐赠税法上是不准予扣除的,所以营业外支出501000也是要交税的。那么,纳税调整因捐赠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595000-501000+501000=595000。
200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8000000+595000=8595000
2003年度应交所得税=8595000×33%=2836350
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那么:
借:所得税 28363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836350
(二)永明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3年12月10日接受捐赠
接受捐赠,没有发票账单,入账价值:按照同类市价850000,因为固定资产是七成新,所以850000×70%,另外,还有相关运杂费5000元。
借:固定资产 600000(850000×70%+5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595000
银行存款 5000
会计上确定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和税法上确定的待转资产价值二者并不相同。
2003年12月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2003年不提折旧,从2004年开始计提折旧。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时计入“待转资产价值”,但是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是要纳税的,因此要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将待转资产价值转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及“资本公积”里。根据永明公司现金流量情况,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在四年平均摊销。
借:待转资产价值 148750(595000÷4)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9087.5(14875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99662.5(148750×67%)
永明公司2003年会计利润20万元,那么
借:所得税 66000(200000×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0
也可以将以上两笔分录合在一起来反映:
借:待转资产价值 148750
所得税 6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15087.5(148750×33%+20000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99662.5
(2)2004年
2004年的折旧额=600000×
=300000
2004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000-300000=300000,而其可收回金额是250000,所以,要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0
借:待转资产价值 148750(595000÷4)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9087.5(14875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99662.5(148750×67%)
(3)2005年
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折旧方法改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问题,采用未来适用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50000元,预计还可以使用3年,2005年折旧额=250000÷3=83333.33
这道题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也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涉及固定资产转出清理的问题、取得固定资产的问题、所得税的问题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问题,还涉及会计估计变更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固定资产的题目,这道题目和其它内容结合得非常广泛,既与借款费用密切结合,又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的问题相结合。这是一道难度比较大的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