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
来源:优易学  2011-3-13 12:47:5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论观点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
    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骚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
    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他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体现了他对结构——空间——形式的见解。一方面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赖特(1869~1959)
    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他反对袭用传统建筑样式,主张创新,但不是从现代工业化社会出发,认为20年代现代建筑把新建筑引入歧途。他在创作方法上重视内外空间的交融,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注意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同自然环境的结合是他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提出“有机建筑”论。他的代表作品如草原式住宅,拉金办公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
    (三)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28年在瑞士成立)
    在二次大战前开过五次会,研究建筑工业化、最低限度的生活空间、高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生活区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1933年的雅典会议专门研究现代城市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1959年停止活动。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