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政策规范是把双刃剑
来源:优易学  2011-12-2 11:30:0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近日,记者在一些银行网点提出想购买基金时,工作人员推荐的是其代销基金公司的产品。
  当记者提出想购买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时,工作人员却向记者力推另一家不知名的保险公司产品。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当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时,号称“独立客观”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应运而生。
  记者用百度搜索时发现,第三方理财网站有15家之多。记者随机拨打了其中一家网站的客服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可提供“代客理财”服务,包括“诊断专家”标准化的宣传策划方案、市场推广流程等。“针对你的财务状况和既定目标,提供理财建议,并为你的投资安排提供必要的帮助。”她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你的‘私人财务医生’。”
  记者拨通了她给的“资深理财顾问”的号码,接听电话的却是推销保险产品的业务员。
  尴尬一 法律规范缺失
  消费者对财富积累、财务准备、子女教育基金等事宜的大量需求,催生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其中,理性的理财服务模式、非传统金融产品的售卖方式等优势且不谈,“第三方理财机构”进入我国两年多时间,似乎未抓住时机打响名气,发展状况也并不理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第三方理财公司有近万家,但是整体而言,仍然不成气候。是什么阻碍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
  “目前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确实缺少监管。”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霍雯表示。这几年,国内理财市场大发展,同样滋生出一些不规范现象。
  霍雯称,正因为缺失相应的法律法规,给很多没有合法地位的私募基金找到“路子”,打着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名义代客理财,成为其主要的销售渠道。
  而聚财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林胡庆则认为,由于没有法律保障,很多投资者担心第三方理财机构会利用专业技术、信息优势坑害他们,对其产生不信任,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
  尴尬二 面临盈利困境
  此外,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也是第三方理财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
  “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资质各异,水平参差不齐,理财顾问多数是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转入,要给出专业、精准的诊断,可能并不容易。”霍雯表示。
  此外,股票经纪人、债券经纪人和保险经纪人也时常挂着“理财师”的招牌从业,但其实质上只能算作“推销员”。
  “在大家的观念里,银行等机构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还是不愿去冒那个险。”林胡庆说,金融机构资源丰富,网点又多,能让客户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第三方理财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采取向客户收取顾问费的盈利模式,但现在还很难做到。”霍雯说。
  对此,财商人生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文谦却表示,“公司成立前,我们也考虑过延用海外的模式多渠道收费,但在操作了几个月后发现行不通。”
  “没入门先收钱的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骗子公司,没人愿意将钱交给你管。”他说,这使得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面临困境。
  尴尬三 未来前景堪忧
  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未来,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第三方理财从事“销售商”的工作,把市场上热门的产品销售给自己的客户,然后从相关金融机构收取一定的佣金,那么其必定会走入“死胡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增霆告诉记者,第三方理财机构扮演着“智囊团”的角色,前期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在当前市场环境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条件下,其发展前景并不看好。
  “不过,没有政策规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机构可以放开手脚借势发展,不成熟的市场往往机会最多。但另一方面,这对风险控制、行业形象的维护也很不利。”霍雯说。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