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题目:2005年3月,甲报关行接受企业丙的委托,负责以甲的名义办理丙从国外进口的一批货物的报关纳税事宜。后被海关发现该批货物实为从泰国装船运进的一批轿车,被确定为走私货物,那么关于报关行甲在这起走私案件中应负的责任,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 |
选项: A:货物为丙所有,甲无责任核实进口的货物,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B:报关行甲接受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向海关办理该货物报关业务,应视同甲自己向海关申报。因此,甲对该走私案件应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 C:报关行甲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行为仅因为丙企业的委托而产生,因此甲所负法律责任较轻 D:报关行甲若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向海关办理报关事宜,而是以丙的名义办理报关的,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正确选项:B |
解析:根据规定,报关行甲的报关代理为间接代理方式则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甲。 |
[判断题]题目:我国海关不接受未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单位向海关办理报关纳税手续,因为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单位不得进出口货物。 ( ) |
答案: × |
解析:报关单位必须在海关注册登记或经海关批准,才有权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有的(例如科研、院校、海关特批等)也可以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
[判断题]题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因第三国限制进口而导致某种产品进人我国市场的数量大量增加,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者产生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救济措施,禁止该产品进口。( ) |
答案: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46条的规定:因第三国限制进口而导致某种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数量大量增加,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者产生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救济措施,限制该产品进口。 【链接】考生应特别注意一些法律法规的词语运用、时间界限等规定。 |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