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
来源:优易学  2010-2-3 9:58:34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①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梭伦改革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②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没有废除奴隶制。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2.欧洲的宗教改革

  (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①宗教: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

  ②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④文化: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

  注: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

  (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①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圣经》至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结果——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②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果——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

  ③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④消极影响:不能彻底解决宗教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6)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世界近代改革

  1.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①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②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③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④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②政治方面: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③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④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来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②主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③外部原因: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文教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6)本质认识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改革结果和局限性是必然的。要充分认识埃及阿里改革的客观历史作用。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②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⑤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①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幕府统治危机:政治上,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上,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②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③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3)明治维新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③文化方面: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④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明治维新的结果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①内部条件: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国际地位方面,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7)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

  ①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有认为是“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强调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

  ②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③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政治上,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上,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国际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三)中国古代改革

  1.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

  ①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军事:战争频繁。文化: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的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②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⑤改革旧俗的社会生活改革。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3)商鞅变法的特点

  ①彻底全面——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②富国强兵——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③影响深远——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4)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②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大无畏的精神。

  ③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

  ④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⑤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5)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6)商鞅变法的结果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商鞅变法性质

  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8)商鞅变法评价

  ①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壮大了军事力量;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消极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民族融合。(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①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②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⑤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6)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③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2.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①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②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集权,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为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统治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核心,进行改革。历史上将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④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无畏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①理财——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军事——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教育——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王安石变法的败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5)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④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6)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7)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8)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9)结合今天的教育,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①考试内容——理解与运用。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进行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②遵循原则——择优录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