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门类
在高等教育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因此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通常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外语是将来的工作语言,所以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非常偏重外语。除了外语,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理论和实务两大方面。本科阶段,该专业一般不区分理论与实务——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理论和实务都要学习。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会对理论和实务进行区分。因此,对于希望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如果对理论研究比较有兴趣,本科阶段就应该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多下工夫;如果认为自己是实践性人才,那么实务方面的课程就一定要学好!该专业也设置了许多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思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哪些门类呢?请看下表:
理论类 | 实务类 | 其它 | |
基础理论 |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 ||
专业必修 |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法 | 国际贸易实务 海上运输与保险 商务礼仪/谈判/函电 | |
学习辅助 | 高等数学 计量经济学 | 外语 计算机应用 | |
相关课程 | 国际金融 货币银行学 管理学 会计学 统计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到许多领域的东西,很多课程还由大家自由讨论,交流观点。由于专业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所以几乎所有院校都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专业实习:同学们有的到海关,有的到船舶公司,还有的到贸易公司,实地体验国际贸易流程,甚至亲手操作。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课堂上学到的死知识都变得生动起来,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这个学科,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