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教育硕士 >> 教育学 >> 正文
2009年教育硕士教育学:第八章第二节教学方法
来源:优易学 2011-9-30 15:10: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三 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
  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所谓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相比,班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第二,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第三,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1.班级教学的优点
  (1)它能够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3)它能够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系统讲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4)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5)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
  2.班级教学的局限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4)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和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6)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
  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三)班级教学中课的类型和结构
  在班级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课在教学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方面的需要,正确地选择和运用课的类型、安排课的结构,才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的分类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划分,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划分,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上述两种分类也有联系,具体表现在两类课型有相对应之处。例如新授课多属于讲授课,巩固课多属于复习课,技能课多属于练习课或实验课等。
  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课的基本结构包括: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保证课内师生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上课做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创设一种有利的课堂情境或气氛。组织教学应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
  (2)检查复习。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复习已经学过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导入新课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检查复习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实践性的,主要应视教学内容、教学需要以及时间而定。在检查复习时,一般应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作简要的纠正,从而使检查复习真正起到"诊断"、"纠正"或"强化"的作用。
  (3)学习新教材。这一部分通常是大部分课的主要成分,旨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向学生呈现新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选用何种方法、手段,主要应视教材的性质、课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而定。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时,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组织合理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路并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智力活动状态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资讯快报
考试辅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