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难度稳中有变
判断推理依然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四块内容。但较之2008年的考试真题,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也有所调整,出现在第一板块的是图形推理。和大纲中所给出的例题一样,图形推理的难度将加大,在以往的古典型推理基础上将出现更多的多图形推理和视觉型图形推理。这要求考生有良好的图像空间思维能力。判断推理的第二种题型是定义判断。定义判断难度一般不大,只要认真研读题干,再对照选项,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第三种题型是类比推理。这种题型主要是把握词项与词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再查看选项中哪些符合这种逻辑关系。应该说,难度也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类比推理呈现出与人文常识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倾向。判断推理中难度较大的是逻辑判断,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公务员考试的难点之一。去年的这部分内容还叫做“演绎推理”,都是必然性推理的考查。而今年则更名为“逻辑判断”,从大纲中所给出的例题来看,改换为可能性推理。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今年的逻辑判断部分可能性推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趋势也是与国考吻合的。
应对策略:对于判断推理的复习备考,考生需要掌握相应的推理方法,如在做类比推理时就需多方面多角度去探讨题干和选项之间内在逻辑性的最大相似度上。在做逻辑推理时,考生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掌握必要的逻辑基本知识,并充分验证题干中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四部分: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数字推理技巧多变,综合性运算比例上升,难度持续加大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部分。这一部分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利用抽象思维能力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
应对策略:对于数字推理,考生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数字敏感度,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数字与数字之间存在的关联;对于数学运算,考生应该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注重掌握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通过大量运算来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数据量增加,计算步骤增加,计算量加大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通过这里的描述,我们可以预见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这三大类。
应对策略: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点是如何在不够充分的时间里快速阅读资料并分析数据作出答案。因此,考生要合理分配作答时间,适当调整做题顺序,认识清楚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特别提示:
由于2009年考试大纲没有给出明确的题量说明,专家特将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题型题量统计如下,以供考生参考。
表— 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题型题量一览表
部分 |
测试内容 |
题数(道) | |
一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40 | |
二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 |
10 |
数学运算 |
10 | ||
三 |
判断推理 |
演绎推理 |
10 |
定义判断 |
10 | ||
图形推理 |
10 | ||
类比判断 |
10 | ||
四 |
常识判断 |
20 | |
五 |
资料分析 |
20 | |
合 计 |
140 |
二、申论
大纲中对申论的描述如下: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命题趋势:涉猎广泛,指向核心化
从材料上来看,申论材料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问题都有所涉猎,要求报考者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关心,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所了解。
从作答要求上来看,申论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应对策略:申论的基本要求是考生要运用综合知识解答,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行政管理等知识才能答好申论。其次,考生要注重关注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关心,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所了解。注重对政策热点、改革难点、社会焦点的关注,尤其是考试前一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案例。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一是制约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三是与人民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四是与社会秩序有关的重点问题;五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问题;六是党风与社会风气的转变问题;七是与经济秩序有关的重点问题。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申论将考生特定在一个公务员的身份上来做题,因此,作答应该站在政府立场上,体现出一定的高度。
成功贵在平时多坚持。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多思考,多角度、多层次深度挖掘材料,多练练笔,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