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推理判断 >> 正文
山东2009年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判断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09-2-28 13:52:1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七、概念有内涵 当心被偷换

  阅读理解,分析概念是重中之重。概念的内涵可理解为概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含义理解得不准确,就会造成概念分析失误。粗略地说,分析失误有两种:

  1.受到偷换概念的误导;

  2.受到某种暗示的误导。

  请在具体试题中理解。

  试题1:罪犯在案件现场的任何遗留物或非法获取的赃物都是认定事实的重要物证,包括指纹。在一起盗窃银行案件诉讼过程中,辩护人提出公诉方只提供了证人证言和嫌疑人口供而没有物证支持诉讼。这影响到证据链形成封闭环,导致证据不足。

  据此,法庭驳回辩护人意见的理由是( )。

  A.辩护人没有法定辩护资格

  B.法庭出示了在现场遗留的该嫌疑人的指纹鉴定

  C.盗窃银行案件性质严重

  D.法庭出示了该嫌疑人交出的盗窃所得银行印章一枚

  [解析]

  (1)辩护人提出缺乏物证,A、C与物证无关,排除。

  (2)B涉及的“指纹鉴定”和文中的“指纹”极其容易混淆,是题中故意偷换了概念。文中已明确指纹是物证,而指纹鉴定是不是物证,因文中没说明,只能看作不能确定(指纹鉴定实际上也是证据,但不是物证!而是书面鉴定资料证据)。

  (3)盗窃所得银行印章是物证,做驳回理由十分恰当。答案D。

  这类试题是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误导阅读者,要当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公务员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公务员文章底部580*64广告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