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及分析
来源:优易学  2011-11-12 16:46:2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鼓励创新

  《大纲》指出,要“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每年都在强调答题中要有自己的东西,但这个问题每年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解决好。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大的不同,申论是主观性试题,要测查考生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命题者希望看到考生能提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观点,从差异性中见水平、选人才。所以考生在答卷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提出较为新颖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但这种创新必须在试题和考生能力规定的范围内,否则就天马行空。考生申论成绩的优劣,与所提观点、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案的创新性密切关联。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十七大报告中也把创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所以,考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提出操作性强、有所创新的答案概括、对策能力考核。

  在命题的变迁中,题目形式和问题数量都发生了变化,但无论是概括归纳,还是“对策有效性分析”,或者是问答题命题取向,落实到具体作答上,还是“分析—概括—对策”。但如何概括、概括的工具有哪些、概括到位的标准是什么,对策应该怎么提出、如何保证对策的有效性,这些对于非公务员而言,尤其是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对策是申论考试的灵魂与核心,而且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公务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申论考试对策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建议考生要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在对策与问题情境的匹配性、与规定身份的契合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上下工夫。(记者:辛渐)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