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及分析
来源:优易学  2011-11-12 16:46:2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评判标准变化

  历年的《大纲》都“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对“准确”突出强调。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每天要处理很多事务,对于新录用的公务员而言,工作标准求准甚于求新。命题对这一思想的落实,就是材料无限杂糅,通过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剔除申论材料中的大量无用信息、次要信息,找出主要信息、有效信息,来推断考生理解、分析和操作的准确性。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有意识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在申论的作答上,《大纲》指出解答的手段是“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其中的“精神”,指的是国家出台的与材料反映问题相关的政策。如2005年的扶贫问题,就涉及国家有关“三农问题”政策,2007年的国土资源问题,就涉及日益刚性的土地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在资料中提及,也可能在材料之外。这就要求考生首先知道与材料相关的国家政策精神,其次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理解、剖析、运用政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一个突出的趋势是,材料涉及的政策越来越具体、越微观。如2007年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问题和“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问题,所涉及的政策非常具体。要求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把工夫下在平日,注重积累,否则很难拿高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