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历年真题 >> 正文
青年人网名师全方位解读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来源:优易学  2011-12-4 13:48:0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09年国考申论范文一:(从“粮价调整”角度)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衡

  ——浅议粮价调控机制的构建

  近来,有学者指出,“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尽管世界各地农民全力增产,谷物供应依然紧张。粮价飙涨已演变成最急迫的经济问题。全球飙升的食品价格,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风险。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焦作市视察时,重有村民提出希望政府提升农产品价格和补贴。谈到这里,我们不禁思考:如果从全国发展的大局考虑,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是大势所趋,但从执行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如何调控农产品的价格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粮食价格是基础价格,是百价之基,粮价可以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农产品价格的特殊性在于其既串联了“消费者”,也串联了“生产者”。粮价太高,会对消费者,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产生影响。而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谷贱伤农”,粮价太低,又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不利于农民增收,进而会影响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粮食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在“高价”与“低价”之间,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粮食稳定发展都十分关键,可谓举足轻重。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当地权衡利弊,建立合理的粮价调控机制呢?戴斌老师认为应从以下角度考虑:

  从定价的标准上看,我们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机制来决定粮价,由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为辅。我们不应该动辄对粮食价格上涨进行“不假思索”的政府调控。或许很多地方政府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含义通常简单地理解为:采用各种手段抑制粮价上涨。其实,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通货膨胀下补涨和比价复归的自然过程。当粮食之外的所有商品价格都发生大幅度增长,单纯控制或靠补贴方式抑制粮价上涨,不仅会打击农民种粮和出售商品粮的积极性,而且可能导致不合理现象,包括粮食走私增多、促进对粮食的不合理加工和转换、粮食消费的浪费等。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粮食本质上除了满足生存需要之外,其本质核心是“商品”。如果粮食价格的变化幅度不至于影响群众的生存问题时,那么粮食这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市场供应量与需求量的辩证关系,或许就是最合理的调整标准。

  另一方面,政府在建立粮价机制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与国际结构,参照国际市场价格,采用适当的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财政预算中应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由于目前国内的CPI增长幅度高企,许多农资纷纷大幅涨价,我们只有将粮食补贴的增幅调整到与农资涨价同步或者高于农资涨价的水平,农民才会有增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生产的目标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近年来,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已深刻表明,国内外对于粮食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长。比如人口的增加还在持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肉类消费比重越来越高,由此带来饲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人口的流失,众多农民从粮食的“生产者”变成粮食的“消费者”;甚至粮食目前是在与能源、与城市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些现状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现实面前,建立合理的粮价调控机制,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将决定了我们能否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