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留守儿童问题
来源:优易学  2011-11-26 18:59:4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二)教育部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己任

  县教育局及各中小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想方设法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学校组织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2、推行寄宿制管理。县直和全县各个乡镇均建立了设施完善的寄宿制学校,在寄宿制小学,还安排了专门的生活教师,让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入校寄宿。集中的教育管理,不但唤起了“留守儿童”的自信,激发了其学习热情,增强了其集体荣誉感,还加大了和谐安全系数。

  3、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4、为“留守儿童”创设与父母沟通的平台。由于相当多的父母一年才能回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家,使得亲情关系出现障碍,即使有沟通也是依靠电话,但口头语和书面语是有很大区别的,且在通话中往往也会有监护人在场,学生难以敞开心扉。也许正是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使孩子无法充分感受到人间最为珍贵的亲情滋味。为此,永福县教育局举行了全县“留守儿童”书信大赛,并组织指导“留守儿童”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创设“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彼此交流中得到培植和提升。

  XX初中一年级学生XXX在给爸爸妈妈的信中写道“……一眨眼已经七年了,每当听到同学说她们晚上写作业都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时候,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我多么渴望和你们一起讨论学习,一起讲开心故事……晚上睡觉经常梦见你们,醒来时枕巾都湿了……”

  实验中学学生XXX这样对妈妈说:“您每次打电话回家,问的都是我学习方面的问题,女儿知道你和爸爸外出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我上学的费用,可是你知道吗?每当周末看到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宿舍对他们嘘寒问暖时,我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种妒忌与失落……”

  无忌童言,代表了众多“留守儿童”的呼声和心愿,表达了他们心中失衡的父爱和母爱,反映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净化社会环境。

  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协调下,加强协作,有力地净化了“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以2006年为例,公安、文化部门联合开展网吧检查20多次,处罚违章经营网吧8家,取缔非法电子游戏机室10家;县公安局还在中小学校设置治安联防执勤点10个,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230人次;工商、卫生部门开展专项检查8次,加强对青少年的卫生教育,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从源头上保障了“留守儿童”的安全,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