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变化趋势
从2007年到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处于一个稳中有变的情况,2010年会是变化比较大的一次。除了考试中分为省级和地市级两份试题之外,在试题中也会一些小变化。
变化一:难度上会更加灵活。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反映普遍较难,得分较低。2008年和2009年的难度都不算太难,但是作答要求部分十分灵活。所以很多考生觉得并不算太难,但是得分也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申论试卷较为灵活,考生在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分值不高的原因。2008年的怒江水电开发在当时十七大召开后,算是相当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在作答要求中,却十分灵活,如第三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立场这样的一个提问方式就在之前的答题基础上显得更加灵活。所以2010年的考试在难度方面会更加灵活,所以也要求考生们在答题的时候更加细致。
变化二:材料阅读量会有所增加,尤其是省市级的考试。其实申论考试分为省级和地市级这样两种分法,最早出现在山东省。山东省的公务员考试中分为省直和乡镇,从难度上,省直要略高于乡镇,所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的也应该高于地市级。(从考试大纲分析中也能看出。)其中一个难度就是阅读量的增大。国家公务员近些年的变化中,数字方面一直呈现小幅度上升。阅读量的增大就要求考生们能够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更快速、准确的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以这也是申论变化的趋势之一。
变化三:分析题型在申论考试中的分量增大。这种变化在省级考试中会更加明显的体现。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一题是让考生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这和名词解释不一样,因为考生必须结合材料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而不是光看字面,分值为15分。而在2008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第三题(针对地市级的)和第五题(针对省级的)都是分析题,分值为25分。从题目量和分值上都能看出来分析题比重的上升。而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作答要求中,第二题的两个小题(针对地市级)和第三题的两个小题(针对省级)的分值为40分,字数也达到到600—700字。所以这个变化时最明显的,鉴于分析题型难度较大,当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变化四:考试材料更加结合到社会生活等方面且出现多个问题。2007年国考的土地问题到2008年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再到2009年的粮食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从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变化,第一,材料所涉及的问题越来越细致,从高度上来说已经从宏观问题见见涉及到中观,乃至微观的问题。所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在注意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要注意在外面社会各个层面发生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国家政策之间的作用关系。第二,2009年材料中出现了两个问题,而不是之前所有申论材料中出现的一个问题,这给了考生更大的难度,所以考生应该注意,今年的考题中,也很有可能出现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以往申论中一贯出现的一个问题。在地市级大纲中要求:“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果考试中真的出现多个问题的话,考生们也要能把握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责任编辑:m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