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专业考试题 >> 正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2003综合测试试卷H
来源:优易学  2005-8-17 1:44:3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己的生活具有意义。”这种富有意义的“善行”,不仅 
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剂”,而且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十分注意加强这方 
面的道德修养。 

41.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碰到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情,处理这些事情,可以看出 
一个人: 
A.文化水平的高低 
B.道德品质修养的高低 
C.是宽宏大量,还是小肚鸡肠 
D.是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 

42.中国人历来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是因为: 
A.乐善好施会使自己产生良好的情绪 
B.帮助别人会带来好运 
C.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D.乐善好施能让自己少遇到麻烦 

43.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会产生鼓舞自己的一种 
精神力量,因为: 
A.人活着需要目标 
B.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理想 
C.为他人幸福而着,才使生命更有意义 
D.为别人有用会使自己产生自豪感 

44.“善行”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这说明养生的根本在于: 
A.多吃有营养的东西 
B.多为他人做好事 
C.完善自己的生活信念 
D.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45.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相反,恶劣的情绪则会使人生理功能降低或 
破坏,以致引起疾病。这是因为: 
A.人的身体功能会产生作用 
B.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C.心情好有助于消化 
D.情绪稳定会使睡眠质量高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下面的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在这两套图 
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图形 
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正确的答 
案应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二、演绎推理 

在下面的每道题中给出了一段陈述,在这项考试中,本陈述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56.比如你自己,过去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 
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 
趣。如此下去,你对一个作家的了解当然无从深入。 
由引可以推出: 
久只要深人地了解一个作家,就一定能与之产生共鸣B.感之愈深,自然爱之愈切 
C.爱之愈切,弹出来当然也就够味儿 
D.弹出来越是够味儿,你就会越有兴趣 

5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净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生产的比重呈减少趋势,1978?1984年为 
3.2%,1985?1990年为1.2%,1991?1995年为0.4%。另外,中国在进口一些粮食的同时,还 
出口一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食品,因此: 
A.中国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B.将来中国可以大量出口粮食 
C. 种粮食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 
D.国际上所谓的“中国粮食威胁论”是毫无根据的 

58.某珠玉店被盗,警方发现如下线索: 
(1)甲乙丙三个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 
(3)盗窃发生时,乙正在咖啡店喝咖啡,可见: 
A.丙是罪犯 B.甲是罪犯 
C.甲乙丙都是罪犯 D.甲乙丙都是罪犯 

59.小的是美好的”这句话,倘以我看,作为严格的美学命题恐怕站不住脚。比如古典诗 
人喜欢吟咏的小桥流水、樱桃小口之类,但究竟也有不少人取相反的爱好,去赞美跨海的桥或 
索菲娅?罗兰式的阔嘴。可见: 
A.没有绝对大,也没有绝对的小 
B.“小的是羞好的”不正确 
C.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 
D.大与小,哪一种形态算是美的,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之事 

60.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具有矛盾性。因此: 
A.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B.有一部分事物可以处于静止状态C.处于运动和发展中的事物都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进 
D.当一个社会处于封闭状态时,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静止的社会 

61.据上海市有关部门对25岁到64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死亡率的调查发现,丧偶和离异 
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有配偶人群。丧偶人群的总标化死亡率为880/10万,是有配偶人群的 
3.2倍;离婚人群的总标化死亡率为870/10万,是有配偶人群的3.1倍。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 
推论是: 
A.丧偶的人比离婚的人多 
B.健康的婚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C.有配偶的人数是离婚人数的3.1倍 
D.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 

62.傅雷曾说过:“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 
惯,就等天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从这句话可推知: 
A.改正自己的坏习惯,既十分重要,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B.要树立良好的意识和健康的性情,就必须改掉坏习惯 
C.树立良好的意识和健康的性情,养成自己的好习惯 
D.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63.古代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图书还不如今天这么多,这么复杂,所 
以,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因此: 
A.应该多出一些优秀的工具书 B.工具书是很贵的 
C.工具书太多,太复杂了 D.古代是没有工具书的 

64.在行政管理中要求权责一致,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反之亦然,承担 
了一定的责任就应该拥有履行其责任的权力,因此: 
A.承担责任就应该拥有权力 
B.权力和责任是按照一定的职位来分配的 
C.行政权力的分配应注意与责任相符 
D.人人都应该拥有权力,承担责任 

6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管理;既是其法定的权利又是法定义务,在未成年人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可以依职权提起民事诉讼。 
可见: 
A.国家通过制度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B.各级人民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承担者 
C.我国已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D.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了其义务 


三、定义判断 

下面的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行为,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 
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66.态度是指人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 
方式表露出来。 
下列不属于态度的要素的一项是: 
A.认识。指人们接触客观事物,作出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情感。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 
C.表达。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倾向,也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D.改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状态进行改变 

67.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 
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的一项是: 
A.李某与妻子感情破裂,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分割财产 
B.张某被公安机关拘留十五日,他认为公安机关是无证据的,故上诉 
C. 巳赵某为取回邻居欠他的一万元债而上诉 
D.王奶奶到法院起诉,要求他的儿子必须按时给她赡养费 

68.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 
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 
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下列不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A.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为主的一系列公共机构 
B.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 
C.公共政策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D.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要少花钱多办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69.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 
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下列不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A.某人在遭到歹徒袭击时奋起反抗,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却不料将对方打死了 
B.甲、乙两人素有仇怨,一次二人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甲被乙所伤 
c.某电影放映员在不知麻袋中为何物的情况下帮人将其放在火炉旁,造成胶片自燃 
D.汽车司机发现人行道上有几个人,但都避开汽车的通道,便没有减速,不料一人冲上 
来被车撞死了 

70.预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 
理态度。 
下列不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A.某甲与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