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专业考试题 >> 正文
2003国家公务员考试预测试题 (一)
来源:优易学  2005-8-15 0:32: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材料 
B.要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要经过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要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E.要有天才人物的指导 
6.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 
B.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C.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D.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7.影响和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有  
A.经济体制的变革 B.管理手段的创新 
C.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行政文化的制约 
8.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有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B.计划指导原则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9.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 ( ) 
A.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D.人民团体 
10.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  
A.乡长 B. 镇长 
C.审计局局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11.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 ) 
A.法院 B.政法委 C.法制办 D.检察院 
12.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14.货币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15.在任职回避中,有哪些工作是亲属关系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而另一方不能在同一机构内担任的 ( ) 
A.监察工作 B.工会工作 C.审计工作 D.财务工作 E.人事工作 
16.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 
A.惩罚犯罪 
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C.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以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D.教育人民群众,以增强其法制观念 
17.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 ) 
A.财产关系 B.人际关系 巴人身关系 D.思想关系 
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表现在: ( ) 
A.是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B.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19.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 ( ) 
A.共产主义社会将出现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发展阶段 
B.社会主义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初级阶段 
C.无产阶级夺权后将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高级阶段三个时期  
D.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都实现了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20.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 )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C.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D.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按照立法程度所做的行为 
2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 ( ) 
A.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发展 
B。理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不重要 
C。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达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目的 
D.实践比理论重要 
E。理论比实践重要 
2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2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 ) 
A。世界的本质 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24.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 ( ) 
A.海关处理的案件 
B.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5.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 )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 
三、判断题。(请你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涂黑,不答、错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由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组成伪统一的法律体系。 ( ) 
2.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查、督导活动,如稽查特派员监督。 ( ) 
3.县以上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员的任职,可以在该级人大闭会期间由该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 ) 
4.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步骤。 ( ) 
5.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相互勾结,共同实施偷税行为,情节严重的,以偷税罪共犯论处,从重处罚。 ( ) 
6.当一事物存在时,其自身已经包含着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因素,构成事物自我发展的内在基础。 ( ) 
7.坚持GCD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 ( ) 
8.甲承包的土地在乙承包的土地包围之中,此时,甲有通过乙承包的土地的权利。 ( ) 
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 ) 
10.渎职罪在刑法分则八类犯罪中排在最后,这是由危害性大小决定的。 ( ) 
四、公文改错。(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的错误。 
2.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不良学风。 
3.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飞跃前进。 
4.这些蔬菜长得好的原因,是爱惜精心管理的结果。 
5.读了他的文章后,给我很大的启发教育。 
6.几个工人日报的记者,来我厂了解工会活动情况。 
7.不管当时条件极为不利,他们还是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8.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务为原则,改革了处方、工艺和剂型。 
9.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10.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二题,每题5分,共10分) 
1.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同中国GCD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且主要领导互相兼职。对此一些人很是想不通,认为这是党政不分、党的权力过度集中的表现,会影响行政监察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今年1997年,北京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招考副司局高级公务员。此项举措引起社会轰动,应考者不绝。而且许多是中央政府机关干部和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应考者。 
试问:北京市采取的是何种方式的干部录用制度?有何优点?  
六、论述题。(本题15分)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B 6.D 7.A 8.B 9.C 10.C 
11.A 12.B 13.D 14.B 15.A 16.A17.C 18.C 19.C 20.D 21.B 22.C 23.D 24.A 25.A 26.D 27.B 28.D 29.C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A B D 3.A B C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