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专业考试题 >> 正文
综合模拟题试卷(1)
来源:优易学  2005-8-13 0:27: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B. 书记员 
C. 翻译人员 
D. 鉴定人和勘验人 

15. 使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应注意(   )。 
A. 要具体真切 
B. 要抓住特点,避免雷同 
C. 要明确目的 
D. 应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16. 常见的安排照应的方式有(   )。 
A. 首尾呼应 
B. 前后呼应 
C. 内容和题目呼应 
D. 主题和材料呼应 

17. 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为(   )。 
A. 8开型 
B. 16开型 
C. A4型 
D. B4型 

18. 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 
A. 副本 
B. 暂行本 
C. 定稿 
D. 试行本 

19. 制发公文应履地的法定手续是(   )。 
A. 审核 
B. 会签 
C. 审批 
D. 承办 

20. 下列属行政公文的有(   )。 
A. 请示 
B. 外交文件 
C. 命令 
D. 商洽性文件 

21. 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 
A. 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 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 
C. 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 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意,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22. 公文在写作上的特殊要求,除符合政策法规外,还包括(   )。 
A. 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B. 主题突出,条分缕析 
C. 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D. 用语得体,表达简洁 

23. 公文写作上的特殊要求,除符合政策法规外,还包括(   )。 
A. 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B. 主题突出,条分缕析 
C. 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D. 用语得体,表达简洁 

24.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时,有关其主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报告的主题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B. 调查报告的主题由撰写人提出,主管领导同意 
C. 调查报告的主题要在深入的调查研究中逐步确立 
D. 调查报告的主题要求正确深刻,符合客观实际 

25. 答复询问的报告与其他类型的报告相比较,其特点  
在于(   )。 
A. 被动制发 
B. 篇福短小 
C. 报告的内容主要围绕询问的问题组织 
D. 正文开头处要写明来文的日期及有关其他情况 

26. 确立公文的主题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   )。 
A. 正确 
B. 集中 
C. 深刻 
D. 鲜明 

27. 文件的分办应注意(   ) 
A. 分清公文的文章 
B. 分清公文的主次 
C. 分清公文的缓急 
D. 分清阅件与办件 

28. 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一般应同时具备(   )诸基本条件。 
A. 已经处理完毕 
B. 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C. 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D. 在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或处理 

29. 在公文处理中,批办的具体要求是(   )。 
A. 在职权范围内批办 
B. 批办意见应明确,忌模棱两可 
C. 采用有效措施监督批办意见的贯彻执行 
D. 所有的文件必须批办 

30. 校对工作中注意的要点有(   )。 
A. 适于公文校对的方法有: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 
B. 要使用与校样上字迹颜色不同的笔改样,以免产生错觉 
C. 要改正的错误应用引线引到页面的边处再加以批改 
D. 一般公文需经2-3个校次后方能付印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在于它是(   )  
。 
A. 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对抗的结果 
B.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C. 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发展的哲学总结 
D. 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更高发展的必然 

3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C.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3. 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  
这一情形表明(   )。 
A.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物质 
B. 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D.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34.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以下长期、复杂的过程(   )。 
A. 从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有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D. 从人的意识到超人的意识 

35. 客观规律是(   )。 
A. 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  
B. 事物的本质联系 
C. 事物的必然联系 
D.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 

36.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A.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 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投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D.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 

37.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8. 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 
A. 主动性 
B. 目的性 
C. 创造性 
D. 抽象性 

39.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C. 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 
D.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 

40. 主要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表现在(   )。 
A. 它们调节经济的猛烈各种不同 
B. 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效不同 
C. 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  
D. 政策制定和实施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 

41.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   )。 
A.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B.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C. 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经济体制可以有多种形式 
D. 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 

4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 
A. 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法制建设 
D. 民主建设 

43.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国策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 
A. 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两制并存,大陆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 
C. 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nbs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