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面试 >> 真题解答 >> 正文
09年7月5日陕西咸阳公务员面试真题解答
来源:优易学  2011-12-29 17:18: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16)、 掌握分寸:指说话或做事掌握的尺度、界限适当、恰好,没有过分之处、恰到好处。我们
  干什么事都要掌握分寸。能否掌握好分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
  掌握分寸有几条要注意:办事的场合;与人交往的时间;自己的行为举止,穿着打扮;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各个宗教信仰。几个“不讲”:挑拨是非的话不讲,即不讲闲话;侮辱人的话不讲;发牢骚的话不讲;埋怨人的话不讲;让人烦恼的事不讲;不知道的事不讲。还有几个“不问”:能勾起别人痛苦回忆的事,能不问就不要问;关系到别人隐私的话不要问。几个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办事要有理、有力、有节(节制,就是要适可而止)。
  (17)、遵重惯例 :是说要了解待人处事的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并加以遵守。比如说“客随主便 ”,这是我国人民习惯遵守的惯例。对某些外国人提到客随主便时,要向他解释清楚这一点。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也要遵守,例如:先来后到、先下后上、入乡随俗、女士优先、服从多数,还有:拐弯让直行、一客不烦二主、“兵来将挡”等。此外,因地区、民族的不同,有不同的习惯和礼仪,都需要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要遵守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也会发展,也有创新,象左行右立 。
  (18)、 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就是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顺应情理。这是人们交往的一般常识,需要好的心态。反应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通情达理就要讲究人情,以理服人。讲究什么人情?就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人情世故。以什么理服人?就是相信科学道理,用科学道理说服人。待人处事应该通情达理,讲究正义、责任、正直、公平。
  (19)、 尊老爱幼:即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慈善,有同情心、有爱心。尊老爱幼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但是,在社会上还有许多违反这种基本道德的做法。甚至于有些不得不用法律手段来约束 。例如,在现在的婚姻法中,就有关于尊老爱幼的规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美德。
  (20)、 不忘故人:就是不忘乡情、不忘本,说明人的品德良好、慈善。不忘故人是重友情的最好证明和见证,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我国人民有讲义气、重情意的传统。这里面包含许多内容,例如有仁爱之心、有诚信、讲亲情,突出一个“义” 字。
  不忘故人就是很讲义气、重情意,是受人尊重的。做人要重感情、重友谊、广交朋友,不仅交新朋友,还不忘老朋友。尤其是自己的条件变好了,就把老朋友都忘了,这是让人看不起的。
  (21)、宽宏大量 :形容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处事的方法有气度、气度不凡。
  这里讲宽宏大量主要突出宽以待人,心胸开阔放得下事。宽宏豁达、慷慨大方,能与朋友有福同享,这些都需要有好的心态。做人不要小心眼儿,不要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别人提个意见,就想不通、闹情绪。甚至对于欺骗、刁难过自己的人,也不应以牙还牙,去欺骗、刁难对方。应宽宏大度,给人以改过的机会。要有宁可人负我,莫让我负人的精神。海纳百川,大方一点,不会大方,就学大方一点。如果大方真的让你很心疼,那就装大方一点。比如,不推脱责任。即使是别人的责任,偶尔承担一次又能怎么样?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
  (22)、 仗义疏财:是指很讲义气、慷慨解囊、散发钱财,或是说在遇见别人有困难时给他们钱财,
  帮他们脱困。讲仗义疏财,并不是让你“穷大方”,而是谨防变态的节俭:吝啬。而应该遇到需要援助的,该出力的出力,该捐献的捐献。这里讲的仗义疏财正是不惜钱财帮助别人的精神,及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这里突出一个“义”字。我国人民自古就认为重义而轻财是高尚的,是一种美德。
  (23)、 见义勇为:见到合于道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这里突出一个“义”字。我们提倡见义
  勇为,但决不是莽撞行事。
  这里我们所说的见义勇为,你付出的可能只是几声喊叫。例如,你遇到有人落水,可是你不会游泳,怎么办?那么你就视而不见吗?你可以帮助呼救或联系救援,也可以在岸上想些营救的办法,这就是见义勇为。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精神,就是在你遇到有人遇险了,需要营救,你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有所作为。而决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见死不救、隔岸观火,更不用说见利忘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了。
  (24)、感恩报恩:不仅感谢恩情,也报答恩情。
  感恩报恩是一种美德,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里,首先是知恩,并予以感谢。不知恩、感恩的人,会报答恩情吗?我们认为,知道自己是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感谢,并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情、恩惠。这里强调的是:别人帮助了你,那你一定要感谢,一定要回报。连谢谢都不会说或不愿意说的人,在待人处事方面是最愚蠢、最无知的表现。别人对你作出努力、付出了,那怕你没有享受、享用、享有,你也应该感谢。就是别人向你指出你的错误或缺点,也应当表示感谢,闻过则喜么。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要回报,祖国的培养之恩就要回报。
 (25)、互利共赢 :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优势互补,实现多方面共赢,都有收益。
  互利共赢是人们交往、往来的最好结果。尤其是企业间、合伙人之间,往往是双方或多方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及长期合作的基础。买卖双方都有赚头,生意才能做得成。这里突出一个“智”字,是待人处事最聪明的做法。互利共赢体现了互利原则。
  现在,互利共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理念。“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奉行的一条基本战略。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则。其实,互利共赢也是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的惯例。
  (26)、 安不忘危 :就是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险,即在安全的时候、平安时不忘记危难,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应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注意安全。现在,注意安全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安全的需要,是行为科学中人的五种需要之一。能做到在安全的时候,还想到不安全的因素,实在是明智的。这里突出一个“智”字,是人们深谋远虑的一种表现。因为安全是我们永远的需要。人都几乎无时无刻要考虑到安全,尤其是对方的、其他人的安全也要考虑到。我们这里所讲的安全,不仅仅是人身的安全,还包括财产的安全,以及各方面的安全。只有安不忘危,才能人也安全、事也安全;才能使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得以保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27)、韬光养晦: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自己低调处世的意思基本相同。是做人的明智之举,即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象是一种策略,其实也是一种美德。看上去,韬光养晦讲的是如何做人。其实,它包括的谦卑 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别人处在重要的位置,自己则处于次要位置的作法,也是待人处事的好方法、明智之举,体现了“智”字。
  韬光养晦本身,表现出一个人的品味。它是邓小平同志向我们提出的做人做事的警句之一。做人要有涵养、要有城府、要有好的心态。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从做事开始,放下架子,低调一点,该屈就屈,能屈能伸,争取达到做人这样一种境界。而反对锋芒毕露、张扬自大的做法。
  (28)、赞美他人:称赞别人的优点,夸奖别人的成绩。我们提倡学会称赞、夸奖和赞美别人,这不是说要阿谀奉承,而是对别人的优点、长处要称赞、夸奖,即充分肯定别人的优点、长处,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不是只知道挑别人的毛病。
  对别人,要欣赏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计较他的缺点,或者说与自己不合拍的地方。这里强调的是尊重他人的优势和才华,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能够恰如其分的做好这点,则将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当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不失时机的给予赞扬和祝贺。这种及时赞美的话,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这也是“智”,即明智之举。有时,自嘲 也是一种赞美的方法。
  我们说,在最美好的关系中,缺少不了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影响,和互相的承认错误及道歉,同样也缺少不了相互的赞美。如果想让人家心理满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赞扬人家的优点、长处。当然,这需要好的心态。要学会夸奖人,比如赞美他人时,要提到自己受益的地方,让人家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
  给予人家、对方应得的赞美或夸奖,这应是人之常情。赞美也好、夸奖也好,没有什么了不得,可有些人就是不愿夸奖、赞美别人,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吝啬,好象夸了别人就矮了自己。恰当的赞美和夸奖别人、对方,是对人的尊敬,也是礼貌待人、以诚相待的做法,是完全必要的。要知道,人们干事、做工,都有被社会、被别人们认可和承认的要求。
  (29)、讲究方法:既然说“讲究”,就不是管它什么方法拿来就用,而是要做选择,三思而后行。选
  择好的、适当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讲究方法,是用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
  待人处事要讲究方法,首先就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事和人,要思路清晰、抓住主要矛盾,认真思考,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干起来还要权衡轻重利害,做到有的放矢、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等等。
  (30)、善始善终 :指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也是待人处事的一般常识、基本常识,包括有始有终、礼尚往来等。办事情不应拖拖拉拉、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或不了了之。
  自古人们就推崇做事要善始善终。善始善终说明人们的一种做事态度。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全力以赴、尽力而为等等,都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做事态度。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
  (31)、讲文明:讲文明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的义务。我们提倡“讲文明,树新风”。其实,文明离我们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比如,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不随地吐痰,把垃圾扔进垃圾箱,……等等,都是一个个文明的体现。讲文明是我们这个社会对所有公民在道德上的要求。讲文明最基本的是人们常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5年3月 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讲文明要从自己做起。文明的事,可能很小,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小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32)、 不发怒:是指待人处事时,不要着急、生气、发火,即不要发怒。发怒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关系、产生矛盾。且长时间发怒会影响健康。如中医有“怒伤肝 ”的说法。重者会出现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则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症状。人有七情六欲,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怒”是其中之一。说明人发怒,是正常现象、生理反应,也许人们都有过体验。然而,发怒是待人处事时最让人忌讳的事。不发怒需要好的心态和涵养。不发怒就要学会忍耐、容忍。但总是克制、忍耐也不是办法,需要合理的引导,将种种不满和情绪,用其他的方式合理地释放出来。据某些专家研究表明:“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巨大的化学价值。着急、生气、发火时,我们不妨换一下态度,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在发怒时,向对方报以同情,认为他这样做非常可怜、可悲,可能会化解一些愤怒和狂暴情绪。
  要做到不发怒,“忍”是不可避免的。培根说:“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这对我们是一种忠告。“忍”也是一种涵养,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慢慢地试着自我调节,把不好的、发怒的情绪所持续的时间缩到最短,最好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过去。为了避免发怒的情绪,还可以参考人体生物周期,也称人体生物节律 ,看你的智力、情绪、体力这几天是否处于临界日?从而引起你的注意。当然,从自己的认识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也许是最好、最根本的。
  (33)、 不贪婪 :贪婪就是贪得无厌、不知足,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这不只是爱财的问题,在这里是一种道德、品德问题。贪婪是待人处事时最不能令人容忍的事。不贪婪就是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贪爱财物。
  贪婪的结果往往会将事情办坏,长此以往还会使人堕落,会将人引进违法乱纪的陷阱。不贪婪就是能克制自己。能克制自己的人,就可以做到不吸毒、不赌博,不违法乱纪。能做到不贪婪非常重要,有人讲它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提倡知足常乐、一尘不染、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克己奉公的精神,做到不贪婪。包括江泽民提出的64个字中的“清正廉洁”也是讲这个意思。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实,人都有自律,应该淡泊明志、减少心欲。我们应该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拿不义之财,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4)、 不嫉妒 :专家认为:人的嫉妒心,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
  嫉妒人的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这种人显得心理狭隘,不仅仅表现出占有欲,还有强烈的表现欲。
  我们认为,嫉妒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包含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消沉、憎恶、敌意、怨恨、等不愉快的情绪和心理。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以及聪明才智,都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并且诸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对象。
  而嫉妒的后果往往是可悲的,它会影响团结、造成矛盾、分散精力,严重的会产生一种恶循环,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极坏的作用。嫉妒是待人处事的障碍。
  要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要心胸开阔,容忍别人比你强,要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秀,并能为别人高兴,分享别人的快乐。不要自卑、阴暗,要享受阳光的美好,体会人生的乐趣,调整自己的心态,跳出黑暗的怪圈。
  (35)、以礼相待:是指用应有的礼节接待。礼貌待人,是待人的最好方法。对人要讲究礼貌,讲究礼尚往来,古人说叫“懂礼数”。别人对你有礼貌,你就要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不仅要有礼貌,衣着也要得体,还有行礼、握手、招手、鼓掌等也都要有所讲究。这就是说,要注重礼貌、礼仪 。俗话说“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36)、和为贵:就是把“和”看得很贵重、重要。“和为贵”句出《论语》 。有人讲,“和为贵”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优良传统 ,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大特征 。我们说,“和”是宽容的表现,是理性的体现。做人做事都是以和为贵。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人类自古至今,发生的冲突 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五千五百多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一万四千多次,平均每年两、三次,简直是人类的悲哀!可见,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不无裨益。
  “和为贵”还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互助合作、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同甘共苦、敬业乐群等等,以及心平气和的平和心态。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同时,平和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构建和谐社会、和睦相处,需要心态平和、平和的心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和”字当头,忍让饶人。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