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往的农村配电网中由于变压器负载率过低,再加上变压器本身空载损耗大,因此仅是变压器的铁损就占整个配网损失的50%左右。模式采用了新型节能的非晶铁芯变压器,通过试验村的实测和计算表明,变压器铁损只占整个低压网损的15%,这也是新模式大幅度降低网损的重要环节。
(6)由于农村配电网的配电变压器一般均小于315kVA,因此分裂导线束单芯截面25mm2足以满足要求。针对负荷密度大,负荷发展较快的供电区域或城网配变容量较大时,宜采用分裂导线多分支多回路供电方式。
5、试验实例
(1)新模式实施方案首批选在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康红村、后康村和五三乡营城子村,所谓常规改造是指主干线按三相四线制单股铝导线供电,分支线按单相供电,进户线采用6mm2铝线供电。
(2)工程预算:工程预算以《辽宁省电气照明工程单位估价表》1996版为依据。康红村和营城子村工程竣工后的决算表明,新模式改造比常规模式改造的工程造价分别节省资金13.09%和16.33%.
(3)综合效益分析:
①电能损失分析:通过改造前的旧网络和采用分裂导线改造后的新模式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由理论计算结果可见,采用分裂导线的新供电模式对降低低压网损有显著效果。康红村采用铜线改造,线损仅为改造前的1/5.08,下降了80.3%.营城子村采用铝线改造,线损分别下降为59%.使农民承担每kW.h不足0.40元电费。与改造前相比每kW.h降低了0.25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电压降分析:针对康红村电网新模式理论计算及实施后实测表明:供电半径为500m处的电压损失率不足3%,假设变压器的负载率在80%的条件下,经理论计算可得两个实施点的线路末端电压损失率均在5%以下。
③工程造价分析:采用绝缘导线束,其工程造价与常规改造相比,采用铜导线节省投资13%,采用铝导线可节省投资16%.由工程预算和施工表明,新模式之所以投资少主要体现在各种金具和施工费用的节约,而导线的价格与常规导线相比没有差异。
④与绞合式绝缘导线比较分析:低压绝缘导线束由于有效长度变短,所以与城网采用的绞合绝缘线材比较,不仅节省有色金属而且使损耗也得到了明显降低。
6、结论
新型导线束及低压配电网新模式,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并通过几百个示范村的实验表明,在降损节能方面已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今后我国低压网的改造探索了一条新路子。新型导线束及配电网新模式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的优点:
(1)与常规裸导线相比,减少了电抗,增大了电纳,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自然功率因数。
(2)与钢芯铝绞线相比,在相同截面下采用两芯分裂导线束的载流量比常规单根相线提高了19%,采用四芯分裂导线,其载流量提高41%.
(3)与绞合式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线相比具有导线的耐张力更趋于均匀,缩短电气距离,有效长度减少1.7%~2.7%,因而线路的电抗、电阻相应的减小,从而改善了电压质量并使导线自身的线损率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导线束中其中一根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任何时候均能可靠地判断中性线与相线,而绞合式电线多年运行后由于相序颜色退色难易判断。
(4)通过实例可知与农网常规改造模式相比,新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16%~19%,网损率下降20个百分点,电压提高了5个百分点。
(5)在实施中每个计量点三相负荷均匀分配,将分散的每个居民用户的单相负荷可重组为比较对称的三相负载,迫使中性线电流为最小,有效地减小了低压中性线上的功率损耗。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