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一种新型绝缘集束导线的问世,促成了低压配电网供电新模式的实施。绝缘导线束是一种新型的低压电气线材,它的电抗和电纳分别为常规导线的0.21~0.34倍和11倍;供电新模式使低压电网结构更趋于合理,工程造价与常规改造相比降低13%~16%.辽宁省农电局通过实施应用两年多来已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当今农村低压电网的改造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从80年代开始国外有些国家研究集束导线结构,如法国电力公司开发的绝缘导线束系统(ABC系统),是以零线为中线,将三相导线围绕在其周围绞合而成,到目前有80多国家试验和推广这种导线。我们从90年代初开始着手研制,于1992年研制成功。与国外类似产品不同的是四根导线由防老化绝缘导线相互平行连接在一起,从断面看,四根导线成正方形对称布置或以零线为中心三根对称三角型布置。与国外类似产品单股绞合导线束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机械强度大,节省有色金属等优点。
该项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原电力部农电司的大力支持,于1997年被农电司立项为科研开发与推广项目。该项成果的研究在辽宁推广实施的同时,在山东、河南、吉林等省得到了重视,有些省已大面积推广。
2、绝缘导线束电气参数的计算(略)
3、实验检测
绝缘导线束试制成功后,于1992年3月由辽宁省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1997年3月经东北电管局虎石台实验站测试。
4、新模式供电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新型导线的应用在生产上可能带来一种革新,但重要的是能否带来更好的总体效益。这就是基于新型导线束的特点研究其综合配套实施的网络新模式。所谓“新”的就是考虑导线、配变及附属设备的最新选型、防窃电的技术措施、工程投资、施工及运行费用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推出一种崭新的供电模式。
研究低压电网新模式,强调了电源至用户计量点一律实行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即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低损耗、就地平衡;强调了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经济性;强调了施工简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了从技术措施抑制窃电的可行性。低压网络的新模式体现如下特点:
(1)供电模式主干线、分支线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比单相供电每相电流减少到1/3,在实施中每个计量点三相负荷均匀分配,迫使零线电流为最小。解决了以往低压电网受地域布局影响使三相负载不平衡的这一难题。该模式在三相负荷平衡方面有一个重大突破。
(2)由于三相四线制导线束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因此不受地域分布影响将分散的单相负荷可重组为比较对称的三相负载。
(3)计量点至用户的进 户线均采用单相四线对角线连接方式,使电抗小于0.1Ω。
由试验村的实施表明,在整个低压配电网中进户线的长度占整个低压网的70%左右。因此,应该认识到低压网的改造中进户线在整体效益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4)仪表箱的引入和引出均采用防老化绝缘导线束,并套在硬塑管内,将3~6户计量表集中在一起尽可能实现三相就地平衡。在仪表箱上设抄表示窗,加大透明度,并且用技术手段杜绝窃电、漏电、人情电和关系电,有效地抑制不明损失。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