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综合辅导:加入WT0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一)
来源:优易学  2011-5-23 12:42: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当其冲需要规范行为的是政府。WTO制约着政府职能转变,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市场手段为主;要从根本上改变主导思维模式、转换思路,改革管理方式,变审批制为注册制,管理重心从控制市场准入转为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公正竞争等。制度建设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制定产业政策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WTO规范成员国的政府行为,要求政府制定法规政策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国际规则,如非歧视原则、透明度要求、政策审议等等。中国加入WTO,为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引进了相对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的国际市场主流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为了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已正在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一、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形势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在一幢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收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也是信息处理的一种形态。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需求分析,方案的咨询和可行性报告,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工程的施工和监理要求;系统集成商作深化系统设计、协调、督导,还有系统的实施、试运行和验收以及竣工后物业管理。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不是多种多样产品设备的简单集合,而是指一种"能力".它能够把现有的先进高新技术,巧妙灵活地运用在现有的智能建筑物系统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力。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借助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用于综合建筑物的各个环境。
  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际上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技术发展阶段:l985年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l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整个技术发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而跟着发展的。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累计已经建成及正在建的不同类型(含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化建筑(包括自称的)总数已近两千幢(项)。但绝大多数属于处在上述第二阶段技术发展之中,且由于多方面原冈,技术开通达标率普遍不高,多数效益效果不理想。
  自从1997年10月建设部颁布了我国智能建筑领域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即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之后,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到2001年底,全国获得我国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证书的单位已共有905家(含国外独资企业),其中工程设计资质257家,系统集成商资质339家,子系统集成商资质309家。并且于2000年7月正式批准出台了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BG/T50314-2000,我国智能建筑的市场发展己从随意混乱无序开始逐步走上规范有序。但也仅仅只是在设计阶段环节开了个头,且离与WTO规则接轨尚远,要真正达到全程全面提高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总体水平,问题还很多,任重道远。
  我国虽已加入WTO,但进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完全融入全球化国际主流市场经济,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履行相应的承诺义务。根据WTO协议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将使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而我国现行的建设事业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通行模式存在较人差异,调整改革完善现行体系和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形势紧迫。
  二、技术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
  1.由于智能化建筑不是单一技术、单一设备产品,而是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综合运用的整体建筑物业产品。它的技术发展必须要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的综合协调同步发展,需要全国统一计划、统-协调、统一对策,而不是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更不可"分封割据"作秀寻租。
  2.智能化建筑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领域。智能化建筑属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完善,正处在极快变化之中。因此,技术发展政策既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前瞻先进性,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严谨准确性。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政府的正确指导行为是技术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不准确的指导行为就会导致紊乱、滞后、误解、甚至失误。
  3.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要实现产业化而不是仅看作一项应用技术。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仍由国外技术系统产品设备占主导。要大力扶持鼓励发展国产化的技术产品与系统,技术发展才可能形成国产化产业。当前,不把智能化建筑作为一项产业发展,就要"贻误时机".
  4.工程管理技术体制是智能化建筑建设全过程中技术发展质量保证的瓶颈。不仅是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工程项目的立项、方案、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物管之间的全程协调(包括技术资质管理统一协调)。要从体制组织上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山头"与"门户之见".当前智能化系统的真正技术监理还是个空白。
  5.智能化建筑属交叉学科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当前突出存在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严重分离脱节。由于建筑的智能化大大增加了传统工程设计工作的难度及劳动量,而设计费一直未变,不符合按劳付酬原则,直接影响人的积极性与技术发展。
  6.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政策尚未具体地与单位体制改革相协调、相结合;尚未充分体现出技术政策激励机制。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还未有机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还未深入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联系。关键是,尚未真正意识到智能化建筑产业是2l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要。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