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辅导:从意识形态到建筑形态的前苏联建筑设计
来源:优易学  2011-1-28 12:56: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一、引  子 
      2004年8月,莫斯科市长宣布拆除位于红场旁边的莫斯科饭店,这个曾经接待过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官员、商务和旅游人员的建筑是仅存的苏维埃时期的标志,但似乎也无法逃脱被拆除的命运。
      这则消息让我们把目光又投回到这个被忽视了的地方,尤其是它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发展。探讨俄罗斯建筑创作的发展,1917~1991年前苏联建筑发展的情况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它在那一段时期里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的定位
      从整体概念来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是第一个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引入西方哲学史的人。意识形态的法文词idéologie 是由idéo-加上-logie构成的,所以对于托拉西来说,idéologie也就是science des idées,即“观念学”的意思。如果说意识形态可以解释为社会的整体观念的话,1917~1991年前苏联的整体社会观念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1917~1932年):新的社会理想时期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整个苏联民众都在构想新社会的美好图景,正如舒舍夫所说:“新的生活条件,新的审美趣味,新的社会理想,这一切都应该在建筑中有所反映。”(《建筑》1923)在这个时期,列宁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是宽容的,而他说的“无序的激动,狂热的探索新的解答和新的格言”恰恰反映出建筑创作在这一个时期是最活跃的。但是,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之下,人们的非理性思考开始出现,他们在急促的社会变革之中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而阶级斗争的影子也开始在建筑创作中出现,人们正在以一种自发式的力量去努力创作一种新的观念,一种用于表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观念。这一努力的过程说明了建筑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特殊关系,人们的观念对于建筑形态的决定意义开始渗透到建筑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而又被建筑形态直接的表现出来,而这种表象本身就存在着欺骗性。
      (二)第二个时期(1933~1954年):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前苏联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建筑创作的各个流派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也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整合和重新的定位。国民在这个时期也更有信心和实力去实现心中的社会主义理想,那么反映在建筑形态上,人们期待着一种能够代表他们这个时期的成就和内涵,同时也能够同西方的资本主义相区别的建筑形象。《苏联建筑》杂志的主编阿拉比扬说:“我们应该通过建筑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我们时代的内涵”。苏联建筑界的思考同时表现出他们的不确定性,就在这时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这个口号。卫国战争胜利以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集团“老大哥”的地位得到了确立,同时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情绪也在滋长,甚至有一种盲目的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建筑创作中也开始过分强调政治性和思想性。约瑟夫.格威尔特说:“不管什么阶级,国家或时代的古代建筑,在对其价值做出恰当估计时,都不能与它兴盛时期的国家历史分开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第34页)彼得大帝改革所带来的俄罗斯民族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所以历史折衷主义在前苏联这段时期逐渐占了上风,彼得大帝时期的建筑风貌也被移植到苏联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原则之中,要求公共建筑必须注意采用宏大的尺度,具有古典风格和俄罗斯民族风格的细节装饰,加上复杂的雕塑等来体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无比优越型”。建筑创作在这种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诉求之下就开始显现出落后、陈旧、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和功能问题严重的现象。
      (三)第三个时期(1955~1991年):思想解放时期
      对意识形态的描述通常的用法是意指一些普遍原则或理论主张,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教条,那么斯大林时期整个苏联社会意识形态基本可以用“教条”来形容。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似乎意味着整个社会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又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洗礼。1954年的《告全体建筑工作人员书》拉开了建筑界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1955年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确立了苏联建筑应当把“形式的纯朴、严谨,外观的动人,处理上的经济和对人的生活舒适方便的关怀”等方面相统一的指导原则。这一切都表明从过分强调集体主义观念向对人的关怀的转变,也体现了对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开始有了理性的认识。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建筑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