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面向贫困群体的城市规划
来源:优易学  2011-12-26 16:23: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借鉴“他山之石”
  与北京一样,印度的孟买、新德里同样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众多,贫困群体占城市人口的80%,高于北京,他们关注贫困群体的做法具有借鉴性。
  在城市中,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关键是用地问题,他们一方面增加市中心的居住密度,但这种地段的住宅售价昂贵,低收入支付不起,另一方面在城市外围为低收入者建设新区,但新区距离工作地点太远,交通又不方便,为此,政府在新区中建设区中心,增加就业岗位,这样一来,附近地区的地价立即上升,原来为低收入者建造的房子立即被有钱人买光,而穷人们只好在工作地点附近自发地形成了拥挤杂乱的居住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印度政府开始尝试将土地社会化,在10年前,印度政府通过一个 “关于个人对城市土地使用权的一个最高限额,任何多余的土地必须以最低价卖给政府,用于建设低收入住宅” 的法案。印度伟大的贫民建筑师柯里亚还提出一个理想社区蓝图:“也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常规城镇,而是一种类似城市与乡村的复合体的新型社区”,来解决贫困人群的居住生活问题。一句话,所谓的“他山之石”,就是政府应加大低收入阶层土地供应数量,保证贫困人群生活的基本需要。
  降低居住成本
  在旧城内,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同时,不要仅仅注重保护,还要关注生活在破旧房屋内贫困人群的居住状况,在实施有机更新的危旧房改造中,政府应有计划地提供廉价房屋,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工业区“退二进三”结构调整中,关注下岗职工的居住情况;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外来人口理应有一个生存的土壤,消除他们“背井离乡”的感觉,所有这些都需要城市规划提供大量的贫困人群住得起、买得起的经济适用房或便宜的廉租房。
  另外,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远郊工业园区的急剧“膨胀”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迁入、就业,在工业区周围建一些低成本居住区,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适合外来贫困群体居住的选择。例如,从北京近300万的城市外来人口中,按贫困群体大约10.30%推算,就有近31万的贫困群体需要住房,按人均12~15平方米住房面积计算,则需要建房380万~470万平方米。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面向贫困群体的城市规划,在图上画出多少居住用地还不够,还要确定哪些是为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哪些是他们筑巢引凤的栖息地,而不像现在这样,这边一个花园、那边一片洋房!
  增加就业空间
  据统计,2003年北京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为40万,城乡劳动力供给总量62万,经计算大约全年失业人员为20万,解决途径为:10万为需开发的社区就业岗位,10万需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岗位。城市面临这么大的就业缺口,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旧城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的沿街商业空间应该保存,这些就业的空间是老北京传统风俗文化的“精髓”,也是在老北京城生活的贫困人群的就业希望。
  由于东南郊工业区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有114家国有企业面临改组、搬迁、兼并、破产,而首钢、汽车总公司、化工集团就有6.87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在企业的用地规划调整改造过程中,提供第三产业的空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不能将用地全部调整为居住用地,应预留一些产业用地,解决下岗职工长期稳定的生活来源。
  而在城乡结合部,仅在2003年就有富余劳动力22万人,2004年还有4万余人转为城镇居民,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实现就业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其就业以后的社会稳定性差,从根本上并没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真正转移,面临城市化出现的贫困危机。因此,在实施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过程中,为了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应明确规定产业用地不允许出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获得收益,否则这些贫困群体将会被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城市化的结果所抛弃!
  结合与城市规划有关问题,应增加关注的是:“围绕五个领域(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多种就业渠道、劳动密集型、非工经济)”提供用地储备;落实“打通六条绿色通道(物业管理、社区商业便民连锁店、城市公共设施维护、保养、保洁、家政服务、早点工程)”的用地空间规划,并明确在具体的用地指标规划中。
  降低生活成本
  贫困群体的衣食住行是我们关注的要点,尤其是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农产品市场等,这些市场分布在城区及郊区的各个地方,为百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要。同时,全市共有的1292个各类市场,提供了34万人的就业岗位,解决了80%外来人员就业问题。
  然而城市规划部门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落实这些市场的合法空间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市场被“排挤”到城市的边缘,“生长”在城市规划规定不可建设的城市用地里,例如朝阳区的东郊批发市场,就位于城市规划确定的 “楔形绿地”中。而近期,有关部门还要对市区内的小商品市场进行“手术”,这是万万不可做的事,城市需要的是再多一些有利于贫困人群生活的空间,而不是改造成“皇帝的新装”,我们应坚守这片位于“狭缝”中的、属于贫困人群的城市空间,真正成为贫困人群的救助者!
  反贫困政策的保证
  实施贫困群体城市规划,应成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纳入政府的政策措施,使城市规划不仅是空间、经济发展规划,还应从社会结构的分层角度,从社会出现的贫困人群现象中,提供反贫困的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成为温暖的、富有同情心的、适合人生存的、宜居的城市,而不是冷漠的、没有人情味的、少数人的、浮躁的城市。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