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人考试之保险概述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优易学  2011-8-12 16:00:5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第二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D A B C C C C D B A A C A 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 4.ABD 5.ABCDE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对
四、名词解释 
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额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遭致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行为。
2.保险对象是保险人在大量观察风险现象的基础上,敢于承担保险责任的各类风险客体,包括物质标的物和人身标的物。
3.保险资本是保险公司在开业时必须具备的注册资本。
4.是指保险人可以接受承保的风险,即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风险。
五、简答题
1(1)经济性。保险是一种经济保障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保险双方的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2)互助性。保险是由多数人共同分担少数人的风险损失,是一种互助共济的经济关系,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
(3)法律性(契约性)。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建立的,受法律保障。
(4)科学性。保险费率厘订和损失补偿是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保险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保险的宏观作用(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3)有利于社会安定(4)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险的微观作用(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2)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3)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4)有利于安定人们生活(5)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
六、论述题
1、可保风险的存在。
定义:是指保险人可以接受承保的风险,即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风险。条件如下:
(1)风险不是投机性的。
(2)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5)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且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2.保险必须对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是货币补偿而不是原物和实物上的补偿。财产保险中的标的必须在经济上能计算价值,人身保险中对人的死亡和伤残导致的劳动力的丧失导致的经济损失。
3.保险必须具有互助共济关系
保险将损失分散到众多单位分担的办法,减少遭灾单位的损失。参加保险的单位越多,每个单位分摊的金额就越少,保险基金就越雄厚,损失赔偿的能力就更强。通过保险,投保人建立了共同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补偿基金,共同取得保障的互助共济关系。
4.保险分担金额必须科学合理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而保险履行其经济补偿职能是以多数人的结合为必要条件。只有多数面临同类风险的单位或个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特定风险发生的频率接近于其概率,表现并反映出其稳定性,这时大数法则才能发挥作用,而大数法则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即保险人只能承保多数单位或个人共同面临的那些风险,而只有个别单位或个人面临的风险因其无法分散,保险人通常是不予承保的。
保险费率必须合理厘定。保险既是一种经济保障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商品交换行为,要遵守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保险费率就是保险商品的价格,它由供求关系决定并影响供求关系。费率的合理厘定,是保险活动得以顺利持续进行的条件之一。所谓费率的合理厘定,是指保险费率与保险标的的风险和损失程度相一致,与保险标的的保障程度相一致。费率过高,没有人买;费率过低,保险经营亏损,无法持续。同时,对风险程度不同的保险标的应实行差别费率。
5.保险基金的建立
保险基金是通过商业保险形式建立起来的后备基金,是保险人履行其经济补偿职能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开业资金和收取的保险费。
保险基金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各种准备金的形式提取的。如财产保险的保险基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赔款准备金、总准备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等;人身保险的保险基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总准备金、保险保障基金等。
为确保保险基金与保险人承担的赔偿或给付责任相一致,各国均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所要建立的保险基金的种类、提取标准和数额,并由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控制。
6.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是对特定的标的在未来一定时间可能发生的特定的风险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有偿服务活动,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及履行是以双方订立的保险合同为标志和依据的,保险双方订立了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正式建立,并受保险合同的约束。因此,完整的保险关系是在双方订立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