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神经的支配,过程环节相似,只是节后纤维产生递质不同,作用的受体不同,产生的效应相反)
|
负性变时作用(negative chronotropic action)已知的三种产生机制
1、窦房结P细胞膜上的M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经GK蛋白介导,可激活一种被除数称为乙酰胆碱依赖的K+通道(I K-ACh),引起K+外流,使最大复极电位变的更负,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
2、乙酰胆碱通过升高细胞内cGMP的水平,使Ca2+内流减少,引起窦房结P细胞阈电位水平上移。
3、乙酰胆碱也能抑制自律细胞4期内向电流If.
上述三种离子流的改变均能使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降低。
二、心脏的体液调节(点滴)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和β2受体(主要是β1受体),使心率增快(见上心交感神经内容)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对心脏活动影响很显著。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促进心肌细胞的肌质网释放Ca2+,激活与心肌收缩有关蛋白质,增强肌球蛋白重链ATP酶的活性,从而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引正正性变力效应及变时效应。
三、体温
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增加18次/分。机制可能是:致热性细胞因子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体温升高本身使窦房结的兴奋性增高;发热使代谢增加强,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责任编辑:刀刀